“非死不可”(Facebook)真能“灭他”(Meta)吗?

_原题是:“非死不可”(Facebook)真能“灭他”(Meta)吗?
要论上市公司利用公司名称的更改来反映公司发展的野心 , 在A股面前 , 扎克伯格也只能算是弟弟 。
蒋光祥
北京时间10月29日凌晨 , 在Facebook(脸书)的Connect开发者大会上 ,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高调宣布:公司名将改为“Meta”(元宇宙英译为metaverse) 。 公司股票代码自12月1日起 , 由“FB”更改为“MVRS” 。 扎克伯格在视频中说:“今天 , 我们通常被视为一家社交媒体公司 , 但是在我们(公司)的DNA中 , 我们是一家建立连接人们技术的公司 。 元宇宙是下一个科技前沿领域 , 就像当初我们搭建社交网络一样” , “我们希望 , 在未来十年内 , 10亿人将能接触元宇宙 , 成为一个承载数千亿美元的数字行业 , 并为数百万创作者和开发者提供就业机会” 。
但可能因为改名带来的震撼过于强烈 , 很多人忽视了扎克伯格同时还在会上宣布了一款名为Project Cambria , 将于明年发布的新虚拟现实头盔 。 特点除了比较高端 , 还有价格昂贵 。 而脸书在元宇宙可穿戴设备XR(即VR/AR)领域已耕耘有时众所周知 , 成为其进军元宇宙领域的第一块敲门砖 , 目前有超过10000名员工专注于像AR眼镜这样的消费硬件 , 扎克伯格一直在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投入 。 格局小一点去想 , 对于此款头盔来说 , 没有比改名更好的广告效应了 。 这一效应甚至也迅速“福泽”了大洋彼岸的A股相关公司 , 不久前已经偃旗息鼓的几只创业板跟风概念股 , 从个位数到最高20cm(20%)的涨幅不等 , 但要让这些元宇宙龙头公司来解释一下扎克伯格今天的发言到底和自己有何相关 , 可能没几个高管可以说得清 。 要论这些人真正对元宇宙懂多少 , 他们可能也是一脸茫然 。
此外 , 要论上市公司利用公司名称的更改来反映公司发展的野心 , 在A股面前 , 扎克伯格也只能算是弟弟 。 “教科书般的存在”——ST匹凸就能给小扎把课上的心服口服 , 毕竟这家公司的名字已经经历了11次变更:福建豪盛-ST豪盛-福建豪盛-利嘉股份-G利嘉-G多伦-多伦股份-匹凸匹-*ST匹凸-ST匹凸-ST岩石 。 倘若脸书真的能够在5年内转型为一家元宇宙公司 , 类似ST匹凸的若干家A股上市公司 , 可能早就已经在终点改好了名字等着和小扎合影 。 大佬们需要3.0版本的新故事来不断支撑自己的股价往上走 , 而投资者的钱包却还是只有那几张旧钞 , 不用别人多提醒 , “悠着点”自然已经是老“韭菜”们的基本素养 。
平心而论 , 作为普通投资者来说 , 能理解扎克伯格此举的激进与野心 。 尽管其与特斯拉(1213.86 ,41.86 ,3.57%)创始人、火箭狂人马斯克在创造力上有肉眼可见的大差距 , 但Facebook在硬件入口、底层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内容四大元宇宙组件方向上 , 均一直在着力布局 。 扎克伯格狂赌元宇宙 , 赌元宇宙可能在未来5到10年内成为主流 , 赌元空间将继承移动互联网 , 也可以视为Facebook的发展方向明确 , 从单纯的社交转向互联互通、新经济模式、公共空间 , 不一定是Facebook唯一的出路 , 但也许是Facebook接下来最好的出路 。 虽然扎克伯格不是乔布斯 , 更不是马斯克 , 但是智商一定超群 , 对于元宇宙可能是目前最适合自己的展业元素这一点 , 自然是心中有数 。
如同Meta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超越 , 能够通过技术能力在现实世界基础上搭建一个平行且持久存在的虚拟世界 , 让现实中的人以数字化身的形式进入虚拟时空中生活的元宇宙 , 自然不是一件坏事 , 相关VR/AR、AI、区块链、数字孪生等一些技术也确有价值 。 但“非死不可”(Facebook)是否真能“灭他”(Meta) , 尚需时日 。 在此之前 , 不妨让我们回顾一下“厚道人”苹果(151.49 ,1.47 ,0.98%)老板库克的相关名言:“我就不炫那些流行语了 , 我们只将其(元宇宙)称之为增强现实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