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 很多朋友找我讨论一个问题:一家技术公司、特别是中国的技术创业型公司 , 到底如何定义技术创新?又该如何做创新?
我想借本期《何洋开讲》 , 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 。
在计算机领域 , 越是基础的技术 , 其实越难做;这道理跟基础科研一样 。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编程逻辑都基于英文体系 , 在新体系没有形成之前 , 我们不可能“自主创造”出一套基于中文体系的编程语言;而且现在的信息科技领域 , 所有知识、专利、授权等都是紧密相连、相互打通的 。
因此 , 科技公司能做的技术创新 , 更多是一种基于前人知识的融合、再沉淀、增强升级 。
我国目前还没有自己从零研发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内核” , 但在商业环境下也并不需要从零开始做这件事 。
商业科技领域的通用做法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做创新”——目前世界上存在很多不以盈利为目 , 而且做得非常好的开源软件可以免费使用 , 例如 , Unix、Linux、Android操作系统;Gecko、Webkit、Blink浏览器内核等 。
可能很多人会心生疑虑:基于别人写的软件 , 如何能做到“自主可控”呢?
自主可控是技术创新的基础 , 没有自主可控 , 任何技术创新都是没有根基的 。
若想做到自主可控 , 第一步就是要有能力读懂和吃透你用的开源软件 , 每一行代码都要经过自己审查和消化;如果有必要 , 得有能力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将代码自己重新实现出来 。
掌握了开源代码 , 通过扩展和修改这些代码 , 才能再往前走一步 , 实现属于自己的技术创新 。
可千万不要轻视这些“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技术创新” , 很多伟大公司的核心技术和产品都是这样来的 , 其中就包括我们熟悉的谷歌 , 还有Facebook 。
文章图片
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 , 它从Linux系统的一个分支到今天全球最成功的移动操作系统 , 靠的就是谷歌公司不断的技术再创新;
Facebook从一个校园网站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 , 底层技术从通用的LAMP框架 , 逐渐过渡到Facebook自主开发的底层语言 , 这样的技术创新也用了10年的时间 。
这里我说明一点 , 我们坚决反对那些仅仅是拿别人的东西改一下、就说是自己原创的行径 , 那是抄袭;
但如果拿别人开源出来的基础技术做参考 , 进行重构和进化 , 形成一个有新价值的新核心技术 , 反过来再回馈给开源社区 , 这对我来说就是真正的创新 。
当然 , 并不是所有开源软件都适合拿来做技术创新 ,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开源软件商业授权的问题 , 大家感兴趣的话我考虑单独做一期科普 。
最后我还想特别强调一点 , 如果没能力吃透所用的开源技术 , 自己在它基础上做出的产品有可能掉进“坑”里 。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 很多软件到现在仍以支持Windows XP系统为必选项 。
但是 , Windows XP不但是之前Wannacry病毒的主要传播渠道 , 更是很多软件漏洞形成的主因 。 作为一个在2001年推出的操作系统 , 至今已经过去了20个年头 , 连微软公司自己就已经停止了对它的支持 , 很多周边的相关技术也早已更新了好几代 。
如果现在还再抱着这些旧系统不放 , 是不可能做好技术创新的 。
最后 , 对于“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这个理念我也有些自己的想法 。
改革开放数十年 , 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 但要看到 , 在很多方面和世界顶级水平仍然存在差距 。
作为年轻一代技术创业者 , 我一直用“工匠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情怀”来要求和支撑自己的创业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