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 , 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 , 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 。 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 , 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
睡觉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技能 , 但却没人能十分自信地说了解自己的睡眠状况 , 所以我们需要比较专业的手段来进行睡眠监测 。
本文就以从业者的角度出发 , 和大家聊聊移动端睡眠监测的相关原理、技术和应用 。
从医学检测到移动应用
顾名思义 , 便是通过采集人类在睡眠期间的生理数据来监测分析其睡眠质量的过程 。 当然 , 这是我非常朴素的理解 , 在医学上 , 睡眠监测其实还是一个不小的研究领域 , 且普通人并不是研究对象 , 而是有相关障碍的患者 。 从为数不多的 百科资料 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最常见的诊断方法:
多导睡眠图监测(Polysomnography , PSG)又称睡眠多项生理检查 , 是睡眠医学、睡眠障碍、打鼾、癫痫、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相关睡眠疾病当中 , 最常被安排进行的标准生理诊断方法 。 多项生理检查顾名思义 , 需要透过多种仪器的配合 , 方能进行检查的综合诊断方法 。PSG的检查内容一般包括睡眠情况(脑波图、眼动图、肌电图)、呼吸情况(血氧、胸腹动作、口鼻气流)、心脏情况等 , 受检者身上会安装多种仪器的侦测电极 。 目前很多医院也有专门的睡眠中心提供相关检查项目 。
需要留宿于医院一个晚上 , 做为期6-8小时的睡眠记录 , 而且需要全程配有专业睡眠检查的人员或医生 。 因此如果对于自己的睡眠有所疑问 , 可以洽询耳鼻喉科、胸腔内科、精神病学的医生以及睡眠技师(呼吸治疗师)等 。睡眠监测有何用处呢?
医学上的监测手段往往需要对应的专业器具 , 过程较为复杂 , 但却为移动设备上的简化版监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 后者又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睡眠监测 , 降低了的使用者的成本 。 即便我们不是相关病症的患者 , 也有了更便捷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的睡眠状况 , 以便预防 , 即时就医 。
市面上也有很多商家专门贩卖睡眠监测仪之类的消费级设备(某些有点智商税的感觉) , 相比医院的医疗级设备肯定是差了不少 , 个人认为借助移动端的睡眠监测来知晓简况就已经足够 。
主流移动端睡眠监测方案
目前很多手机厂商利用自己软硬结合的研发优势 , 开始进军健康应用领域 。 比如 Apple、华为、小米等国内外厂商都内置了独立的健康 App 。 睡眠监测都还只是这些 App 的主要功能之一 , 除此之外还有运动、体重、心率、生理周期等相关功能 , 结合各家自己的穿戴设备 , 产品形态可以说是比较丰富了 。
Apple
Apple 在健康 App 的开发上面应该是起步最早的 , 产品功能都已经非常成熟了 。 在早期的 iOS 13 及以前版本 , 健康和时钟 App 就有联动的功能 , 在时钟上使用「就寝」 , 可以追踪用户的睡眠时长 。
只需设置希望的每夜睡眠时长 , 「时钟」应用便可提醒您就寝 , 并通过播放闹钟来唤醒您 。在 iOS 14 以后 , Apple 将睡眠相关的功能深度整合到了健康 App 中 , 比如设置睡眠目标、编辑睡眠定时等 。 结合 Watch , 可以进一步追踪各项睡眠指标 , 如血氧、心率、呼吸频率等 。 关键的睡眠数据还是通过穿戴设备的传感器来采集 , 同步到手机之后再做数据分析与展示 。
早期的 Watch 其实就已经内置了检测血氧的光学传感器 , 但并没有提前开放 , 因为之前很多消费级的穿戴设备所推出的血氧检测功能并未获得相关的医疗认证 , 准确性和可靠性都存疑 。 如今上线这项指标想必也是经过了较为成熟的验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