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与风水故事 刘伯温学的什么风水( 二 )




成己,为仁;让别人天性成长并发挥他的力量为达人,为爱人;《中庸》里说:“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 。”仁,原意是指果仁、种子的发芽成长,借指人的种性发芽、天性的成长,故说克己复礼曰仁 。克,能够之意,克己复礼,指的是能够成为自己,并且只有成己才能对他人表示尊重,够之意,克己复礼,指的是能够成为自己,并且只有成己才能对他人表示尊重,以礼相待 。或者说越是成己者越发懂得尊重他人,和他人和谐一处 。惟有成己者,有仁爱,惟有成己者,可爱人 。因此和家者,仁爱兼济,在齐家体系里,更多用“爱”这个词来表达 。


仁爱兼济,自是孝友当行 。善父母为孝,善兄弟曰友,仁爱兼济是成己爱人,自然也善父母善兄弟 。孝友当行的提倡,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道德沦丧,以“仁义礼”用世,便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父顺”,以人论和礼仪来规范人们所谓道德行为;另一方面尽孝道,是连接自己血脉之根,从历史长河看,一个家族比喻成一棵大树,每个人都是这棵树上一枝或一叶,尽孝道便是让自己与家族血脉相连、与家族这棵大树相连,是承接自己的能量 。尽孝事亲有四大层次:一是衣食无忧,二是顺心承欢,三是养志立身、光大门楣,四是点化心境、去苦得乐 。其中核心点是养志立身 。刘伯温先生在《养志斋记》开篇就说:“事亲莫大于养志,孟子之言至矣 。” “人知爱其身不爱其亲为不孝,而不知爱其亲不爱其身亦为不孝”,可见刘伯温先生孝道观也是遵循天道的,无立身则无以真正成孝,《孝经》里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刘伯温与《孝经》告诉我们孝道核心是立身成己 。


刘伯温与风水故事 刘伯温学的什么风水

文章插图

二、走向神坛成因解密


刘伯温先生有两种形象,一种是真实历史人物形象,刘伯温是大明第一谋臣,既辅佐朱元璋统一大业,又助其开国立政,是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 。另外是刘伯温走向神坛的传奇形象 。在民间,刘伯温的传奇故事有300多个,据说刘伯温是一代风水宗师,是逆知未来的预言家,是行业的祖师爷,是襄助排满的民族英雄 。他通三才(通天地人)、明三际(过去现在未来),先知先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是深受民间敬仰的神化形象 。


刘伯温与风水故事 刘伯温学的什么风水

文章插图

刘伯温先生走向神坛有其内因和外因共同组成,学术界目前大多着眼于外因上探讨,外因则是环境与人的推动,民众情感认同、众多传说和文人小说书写、以及王权确认,在加上如《烧饼歌》等委托刘伯温所著这类预言书象纬术数书多达二十多本,各各推波助澜,特别是钦敕诚意伯庙,一锤定调,走向神坛,文人墨客、仕工政商千秋共瞻仰 。


实际上内因也是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


一是刘伯温先生有天赋异禀及其四落五起自身传奇人生 。


二是刘伯温先生“至诚”品质,“诚则明”,明理明道,“至诚”如神;刘伯温推崇中国传统文化“诚”之智慧,并且是自身应用成功典范,被封“诚意伯” 。刘伯温的从政生涯是四落五起的,他48岁做谋臣,“以待王者兴 ”,并最终完成其使命谋求“救时之政”,兴大明王朝 。其一生诚于己、诚于民、诚于事业 。《中庸》等经典告诉我们,诚有四方面功效:成己(诚者自成 ),达人达物(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明理(诚则明,诚是沟通天道人道的桥梁),德性自成(诚是一切德性的根基与源泉) 。刘伯温说:“性无不诚,然后能主一心,心无不明,然后能应万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