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定制款”集中亮相进博会 外企加速融入国内产业链

和以往不同 , 连续四年参展的“老面孔”德国科技巨头贺利氏今年把中国传统乐器搬到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现场 , 突出“中国元素”的同时 , 高调打出了“助力中国芯”的招牌 。
作为入驻今年进博会首设的集成电路专区的参展商 , 贺利氏集中展示了集成电路领域的多种关键材料和技术 , 覆盖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等 。
就在隔壁展台 , 首次参展的“新朋友”美国半导体科技企业德州仪器也高高挂起了“芯向中国”的标语——跨国企业主动表露“中国心”和进一步升级在华本土化战略 , 成为今年现场的一大特色 。
进博会期间 , 不仅大量产品、技术和服务完成中国首发或全球首发 , 相当部分也是“中国定制款” , 跨国公司通过这些产品、技术和服务 , 加速本土化和融入中国产业链 , 在抓住中国巨大商机的同时 , 也为中国“智造”提供创新动力 。
瞄准这些重点领域
芯片无疑是眼下火热的领域 。 中国市场对于集成电路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 ,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测算 , 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达到8848亿元 , 平均增长率达到20% , 为同期全球产业增速的3倍 。 中国正集聚全球优势资源 , 构建集成电路产业链生态 , 促进培育国内相关领域企业的创新发展 , 致力于为中国市场解决高端芯片短缺等难题 。
11月6日 , 贺利氏大中华区总裁艾周平告诉第一财经 , 中国是贺利氏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 营收占集团全球营收的三分之一 。 “我们的发展和中国的战略同频共振 , 恰好中国需要 , 而我们拥有技术和能力 。 ”艾周平说 , 公司视自己为中国产业链的一分子 。
德州仪器展示了其创新技术和丰富的模拟和嵌入式处理产品 , 并在现场正式启动在深圳的产品分拨中心 , 还与多家工业、汽车等领域的客户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
德州仪器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姜寒告诉第一财经 , 面对缺芯带来的供应挑战 , 他们早在2019年布局的新工厂 , 将在明年初进行批量生产 , 将会让芯片供应能力极大增强 。
目前 , 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反复 , 各国都在加紧新冠药物研发和生产 。 跨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通过与上海之江生物的合作 , 为后者的新冠病毒双特异性抗体药物SYZJ001提供了重要支持 。
11月6日 , 两家公司共同宣布 , 将由勃林格殷格翰为SYZJ001提供生产工艺开发及优化、原液和制剂cGMP生产 , 以及CMC申报文件支持等服务 。
SYZJ001目前已完成全部的临床前研究 , 将进入I期临床试验申请前沟通交流(Pre-IND)程序 。 这是我国原创研发的抗新冠病毒治疗药物 , 也是全球研发进展较为领先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
对勃林格殷格翰而言 , 这也是其位于上海张江的生物制药业务二期扩建竣工后落地的首个战略合作伙伴 。 上半年扩建后 , 其生物制药产能达到6000公升 , 是建成之初的3倍 。
节能减排领域也为跨国公司所看重 。 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 , 国内节能减排需求让众多在华发展的外资企业看到新的机会 。
同日 , 第四次参加进博会的世界泵业巨头丹麦格兰富一口气推出了多款低碳环保全球首发新品 , 其中包括针对中国市场需求设计的御水智智能监测平台等智能化产品 , 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
一直以来 , 水泵属于“隐形”能耗大户 , 根据格兰富预估 , 水泵能耗约占全世界电力能耗的10% , 如果使用高效水泵 , 全世界将节省4%的能耗 。 并且在实际应用中 , 水泵采购成本占其全生命周期成本的5%左右 , 维护成本占据10%~15% , 在运营中的能耗成本占据了85%左右 , 因此解决运营中的能耗成本更具价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