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大黄为常用中药材 , 历史悠久 , 为泄热通肠,凉血解毒 , 逐瘀通经的要药 。驰誉于国内外,深受世人瞩目,为我国传统出口中药材之一 。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米 Pal米atu米L,唐古特大黄Rheu米 tanguticurn米axi米. ex Balf. 或药用大黄Rheu米 officinale Baill的块根 。主产于青海、甘肃、宁夏、四川、陕西等省的广大地区 。野生家种均有 。
【生长环境】野生大黄多生于海拔2000~3700米气候冷凉的高寒地区,生于林缘、灌木丛、山坡草地 。栽培大黄多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 。种子生命力强达3~4年,播种当年或第2年形成叶簇,每年3月中旬至4月返青,第3年5~7月开花结果,6月下旬至8月中旬果实成熟,11月地上部枯萎,生长期240天左右 。
【种植技术】
1、气候、土壤:栽种大黄,宜选择高寒阴湿地带和多雨雾的气候,高度应在1400~2500米的北向或西北向阴坡,倾斜度为25℃~3℃,以排水良好 , 土层深厚的腐殖质土 , 或沙质壤土为佳;其次是较深的灰棕色土壤 。不宜于黏重土质或过于粗松的土地,否则块根长不肥大或根系分歧较多,品质疏松 。大黄不宜连作 , 宜与党参、马铃薯、菜子等轮作 。
2、种植方法:
(1)种子繁殖:选择3年生,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6~7月抽出花茎时 , 应在花茎旁设立支柱,以免花茎被风折断,以及所结的种子被风摇落 。四川地区较温暖 , 大黄在7,月中、下旬待种子饱满变硬即可采摘 。甘肃地区较寒冷,大黄须在10月间,待种子部分变为黑褐色而未完全成熟前(熟透易于落粒) , 将种子剪下阴干或晒干,再选其饱满成熟的种子供播种用 。种子宜储于通气的布袋中,挂于通风干燥处,勿使受潮,影响发芽率;但不可储于密闭器中 。
(2)芽茎繁殖:在大黄收获时,采取母株根茎之芽或有芽的侧根栽植,其分离或切割的伤口 , 容易腐烂,应涂以草木灰 。用芽茎繁殖可以缩短种植时间,且品质优良,不易变种,但难获大量种芽扩大栽培 , 因此可因地制宜,两种办法同时采用 。
3、育苗与苗地管理:苗床多选择于山间向阳的腐殖质与生荒地,及时开荒整地,除去杂草石砾,挖地耙细,修整苗床,作成140厘米宽的高畦,并视土壤肥瘦酌量施以堆肥或人畜粪作为基肥 , 然后播种 。播种又分秋播和春播2种,春播于3月初进行,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秋播于当年7月下旬 , 8月上旬采种之后立即进行,育成苗后,于翌年7~8月定植 。播种方法,撒播条播均可 。如条播,行距23~27厘米,开浅横沟播种其中,覆盖以草木灰,厚度以不现种子为度,并盖以藁草,防止鸦鹊啄食种子 。如果土壤干燥,播种后应适当浇水 , 以促进种子的发芽 。种子发芽后,除去盖草,并注意浇水和施2~3次稀薄的粪水,促进幼苗生长 。幼苗过于稠密时,须间苗拔草,保持10~13厘米远1株,才能获得壮苗 。幼苗在初冬的地上叶片枯萎时,应用草或落叶完全盖好,避免冻坏 , 到翌年春季解冻,幼苗开始萌发之后 , 才能揭去 。每667平方米需要种5千克左右 。四川和甘肃宕昌等地育苗1年即可移栽,但文县地区需2年才能移栽 。
4、整地移栽:栽地一般选择荒地,越高越好;栽培党参和菜子的熟地种植大黄也好 。如用生荒地,可在移栽前1个月将地里杂草铲除烧灰,然后深翻35厘米左右 , 充分碎土;熟地亦应翻地1~2次 。周围修沟排水,然后挖穴,穴深17厘米以上,株行距各68厘米左右,穴内可施少许堆肥或草木灰 , 作为基肥 。春播的于翌年3月,秋播的于翌年7月将幼苗或根芽移栽穴内 。每667平方米需种苗1500~2000株,能够栽的幼苗、块根有中指粗壮为宜,并需剪去幼苗的侧根及主根的细长部分,这样,便于定植,又能增进品质 。然后将幼苗直栽于穴内 , 每穴1株,覆以细土或草木灰,压紧根部 。如土壤过分干燥,栽后浇水定根 。
- 川牛膝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苍术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湖北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附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川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丹参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百合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白芷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党参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好不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