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四 )


山药苗在三伏天或时晴时雨的天气,容易成片枯萎(油藤) 。如发现时,应立即将油藤的苗叶割掉,然后用净小便淋1次,在3天内可以回青,如果不及时制止,传染很快,易导致成片死亡 。
5、收获加工:参薯收获期以霜降前5~10天为宜,收挖过早未成熟,块根?。侄啵庸こ龌趼实?,品质差;过迟挖采则不易保管 。挖得的鲜山药应分批堆放或窖藏 , 不宜堆放过高、过厚,防止撞破外皮出涎,而发生腐烂 。
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 。不适宜于黏土和碱土地,若为种过芝麻、大豆、高梁、西瓜、棉花的地以及本季与芝麻、高粱毗邻的地,都不适宜种植地黄 。凡种过地黄的地,需经过5~6年与禾本科植物间作后方可再种,否则易生病害或不长根茎,有的甚至会枯死 。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地黄适宜于地势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采用冬耕,这样可以使越冬虫卵冻死,减少虫害 。春耕前每667平方米加入1500~2000千克厩肥或100千克棉子饼作基肥,耕时犁18~26厘米 。犁后把地反复耙几遍,耙后做成小畦以便管理;一般畦长670~1000厘米,宽100厘米左右,畦要一头或两头稍低些,有出水口和排水沟 , 以防积水 。
2、繁殖种栽:地黄多用根茎繁殖 , 适用作繁殖的根茎有两种来源 。
(1)将清明前后种植的地黄,在小暑后选择植株健壮的掘起来,另切成3.3厘米左右长,直径1~1.2厘米 , 移植于事先准备好的小畦内 。畦长1000厘米,宽150厘米,株距6.5厘米,并开好排水沟 。除施好肥外,还应不断地追肥(忌人尿肥),浇水,加强管理 。蓄苗667平方米 。翌年可种33 350~46690平方米;地黄苗待霜降后挖取 , 置于室内,用沙土覆盖保温,翌年清明前后用此作种 。
(2)种育苗法:即在收获时,细小不合规格的根茎 , 埋在地里,以备翌年作种用,这样苗的大小不匀,产量也不如事先育苗的稳定 。根茎繁殖的优点是成熟快,当年种,当年收获,但是连续若干年后,会使品种退化产量降低 。
(3)复壮良种:为了使品种复壮,需要采用种子繁育,即保留下生长良好的植株,任其开花结种子,翌年春天再进行用其种子播种,连续2~3年后,选择留种用的根茎进行种植 。这样能增加产量,但缺点是费时较长 。主产区河南盛行的金状元、白状元等好品种,都是通过种子培育选择得来的 。
【山药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3、种植:栽种时选择优良种 , 标准有三不要,即太小的不要,太短的不要,带病的不要 。在清明节至谷雨间种植的叫早地黄;在小满至芒种间(最迟不得迟于芒种)种植的叫晚地黄 。早地黄因生长期较长,在质量和产量上都比晚地黄好 。将选择好的种茎切成3厘米左右长,以行距125厘米,株距100厘米进行穴种一截,种植后覆盖土,并用细土堆高约7厘米的小土堆,如果种时天旱,可先浇水润湿后再种 。堆土的目的主要为保温、保湿 。每667平方米种4000~5000株,需种茎15~20千克 。
【栽培管理】种后2星期,可稍浇一些水,并施少许肥饼,将小土推轻轻拉平,再过1星期后可能全部出苗 。幼苗生出6片真叶时,往往会在其周围生出许多苗,这时可进行间苗工作 , 留存生长健壮的苗 , 并保持一定的行距和株距 。如果发现地中某些畦面缺苗,可用间下的幼苗补栽,以保证全苗 。以后应经常到地中检查,摘除抽出的花茎 , 以免开花,影响根茎产量 。
1、施肥:地黄吸肥力大,宜施足基肥 。当苗长到13~16厘米时可追肥1次,以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饼肥为好(生地黄喜爱磷钾肥);如上述肥不足时,可用牲口肥、草木灰、熏肥等代替 。小暑后再追肥1次 。每667平方米地每次追饼肥50~75千克,或稀人粪尿或厩肥1500千克(第2次不宜施用人粪尿) 。小暑后应避免施含氮较多的追肥,才不致枝叶徒长,影响根茎发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