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老万科( 三 )
而多元化战略 , 无论从哪方面看 , 明显难以成就一个伟大公司的愿景 。
于是 , 王石从这一年开始 , 带领万科坚定的从多元化转向专业化战略 , 一心死磕住宅地产 , 至于其他产业链 , 能卖的卖 , 能送的送 , 卖不出去也送不出去的 , 就果断关掉 。
这是万科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决策 , 专业化战略让万科从地产行业率先突围 , 在往后的二十年 , 一直处于中国房企TOP1的位置 , 且与格力空调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专业化战略的两个最杰出代表企业 。
03
回响二十年的万科 , 我忽然觉得不应该比作文章开头《妖猫传》当中让人心驰神往的杨玉环 , 而是杨玉环亲口说出“大唐有你才真的了不起”的李白 。
可以这么说 , 地产江湖之中有了万科这样一个标杆型企业 , 真的了不起 。
是一家当之无愧的伟大公司 , 因为它一直站在山顶 , 且以身作则带领着行业往前走 , 真的成为了推动社会往前进步的正能量 。
万科做的第一个住宅项目就开了物业管理的先河 , 为了践行优质服务的理念与口号 , 第一任物业经理陈之平怀揣抹布 , 随时清洁小区 , 时任万科地产总经理的姚牧民喝小区游泳池的池水 , 因为首创服务业主的理念而迅速形成强烈影响力的万科 , 引发国内房地产的疯狂效仿 , 从此 , 地产江湖便从交钥匙就完事的野蛮时代进入了物业与服务时代 。
万科想每年都进行全方位的客户满意调查度 , 于是 , 地产江湖便有了万客会 , 一直倡导的是客户是我们永远的伙伴 。
大家都在卖期房的时候 , 万科说:要有样板间 , 于是 , 地产界有了样板间 。
大家都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时候 , 万科说:我来教大家怎么更好的做房子卖房子 , 于是出了无数版书 , 其中《万科设计管理标准化文件》这本小册子 , 早就被各中小地产公司 , 各民营设计院 , 各出版社引用了无数遍 。
大家都认为只要让员工多赚钱就行了的时候 , 万科说员工需要精神滋润 , 所以就有了地产行业首个企业内刊《万科周刊》 , 一度滋养了无数万科人 , 更滋养了整个地产人 , 甚至有新闻报道一对网友约会都是拿《万科周刊》做暗号 。
大家都是公司至上的时候 , 万科说人才是万科的资本 , 所以他亲手剪除了所有的裙带关系 , 建立了中国商界最早最干净的职业经理人体系 。
在那个全民下海 , 做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疯狂淘金年代中 , 王石率先提出了超过25%的利润不做 , 后来连拿地也要划清界限 , 以城市拓荒者的形象出现 , 远郊弄块地 , 学校配套弄起来 , 就为了一个公开透明 。
大家都在追求规模的时候 , 他提出“做绿色建筑先行者”等可持续发展理念 , 放弃了企业收益 , 却换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
王石时代万科的最高权重是消费者 , 以消费者为中心 , 是万科经营的底线 , 到如今变成利润至上 。
在大家都卯足了劲冲千亿规模的时候 , 万科却放缓了脚步 , 开始对质量进行反思 。
他认为中国的建筑行业与日本同行相比具有巨大的差距 , 中国建筑行业误差是厘米级 , 而日本同行误差是毫米级 , 王石于是决定要弥补这个差距 ,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千亿计划 , 当然 , 千亿计划不是当时大家都在追求的销售业绩 , 而是选择1000名工程师 , 用1亿人民币分期分批送到日本的工地进行参观学习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那个时候的万科的观感 , 更多不是业绩和数字 , 而是很多行业正能量和行业担当 。
王石能最大限度的克制自己对于财富与权利的欲望 , 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万科不是为了利益不顾一切的那种 。
王石是有情怀的 , 这种情怀从万科诞生的80年代就已经生根发芽 , 自由而富有创造性 。
到了二十世纪的头个十年 , 这种情怀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 枝繁叶茂 , 繁花似锦 , 那是万科弥足珍贵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