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是:奔跑的“剧本杀”
自综艺节目带火角色扮演的游戏后 , 社交新宠——“剧本杀”一路高歌猛进成为2021年资本密集涌入的新贵 。 但相伴相生的行业乱象下 , 内容自律监管也随之提上议程 。
日前 , 剧本杀行业交易量最大的平台黑探有品在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关于清理违法违规剧本的公告》 。 这也被外界解读为剧本杀行业或将迎来强监管的信号 。 一股对监管的强预期在行业内燃起 , 业内人士也纷纷预测剧本杀行业迎来清查 , 并列出需要清查、下架的名单 。
不过 , 黑探有品在回复声明中表示 , 市场存在过度解读公告信息 。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 对行业乱象的肃清正逐步成为行业共识 。
“早就耳闻后期可能有对内容的监管措施出台 , 但目前还未传导到我们终端 。 ”11月11日 , 武汉一剧本杀从业人员陈淼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当前业态确实在逐步发生新变化 , “这种变化大致分为两方面 , 一方面从剧本内容深度来看 , 因为情感本满足了大众社交需求而广受欢迎 , 一种以相亲交友为主要目的的欢乐型文本被市场广泛追捧;另一方面则是借助高科技、文旅资源去打造高端产品 , 相应投入和对资源的调度能力都更高 。 ”
行业乱象频现
在大众娱乐需求增加、综艺背书等因素的影响下 , 剧本杀在进入国内市场后快速膨胀 , 2020年中国剧本杀市场规模已达117.4亿元 。
在需求推动下 , 中国剧本杀门店快速扩张 ,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壮大 , 预计到2022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238.9亿元 。
有61.4%的受访网友认为 , 现在剧本杀行业的主要问题 , 是剧本安全问题不清晰 , 盗版剧本质量低 。 剧本杀的剧本存在版权问题 , 盗版剧本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 , 从而影响了游戏体验感和新鲜感 , 因此 , 剧本杀行业应规范化发展 。
在陈淼看来 , 剧本杀当下存在“暴力”“血腥”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价值导向 , 版权保护也亟待加强 。 “由于准入门槛低 , 盗版剧本一直没法杜绝 , 一些剧本的安全问题也欠缺考虑 , 容易对年轻人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 。 另外 , 线下剧本杀非常强调互动性 , 如果从业人员缺乏专业训练 , 或者剧本没有新意、太趋于同质化 , 是非常降低游戏体验的 。 ”
另一方面 , 在大多数需要悬念来调足观众胃口的剧本当中 , 会存在一些以“凶杀”等冲突对立的剧情 。 如果要削减掉这些情节元素 , 则意味着丧失部分客群 。 剧本杀爱好者王乐乐(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 , 如果缺少一些“凶案”元素 , 会减少解谜的乐趣 。 “我身边的一群剧本杀和密室爱好者就特别喜欢一些重口味剧本 , 当然大家在玩的时候都知道是在‘演’ , 享受角色扮演的快感和隐藏身份的神秘感 。 ”
不少写传统影视剧本的职业编剧也开始跨界做剧本杀 , 让原创剧本的竞争更加激烈 。
“没有经验的选手容易遇到黑心的实体发行 , 表面上拒绝你的稿子 , 然后把核心结构和故事框架转给著名写手写 , 再挂名牌好赚钱 。 ”一位比较有经验的剧本杀写手赵起表示 , 版权维护是剧本买卖中存在的一大难题 , “新手可以尝试急需稿件的小发行 , 但是容易有信誉风险 , 比较大的机构非常看市场反馈 , 如果写得一般 , 所有的付出都可能打了水漂 , 故事的版权还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 ”
剧本杀的编剧们应得到更多的版权保护 , 让市场淘汰一批劣质的盗版剧本 , 可以增加作者原创的信心 。 “一些科技手段可以运用到科幻剧本杀的创作中 , 让玩家用VR设备来体验太空科幻风格 。 ”赵起有这样的创作意向 , 但他认为需要较大的发行才能有足够的资金完成这种构想 , 受制于资金的支持 , 现阶段接到的剧本还是以情感本和推理本为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