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睾丸也没关系!幼年组织或能帮你保存生育能力( 二 )


仅过了1个月 , 这些组织就开始发育 , 并长出了明显的小肿块 。 进入青春期后 , 实验组的恒河猴中有80%的个体睾酮都处于正常水平 , 与正常的恒河猴相差无几 。 8到12个月后 , 这些组织已完全与周围环境融合 , 组织重量增长到移植时的6倍 , 且所有的组织中都出现了曲精小管——这是睾丸中的关键结构 , 是精子生长、发育的场所 。
在背部发育的睾丸组织比在阴囊处发育的要小 , 但形成的精子质量并没有差别 。 70%的曲精小管内都生成了成熟、细长的精子 , 数量60~2000万个不等 。 最终 , 他们将10个由其中的精子受精的受精卵移植给了6只雌性恒河猴 , 不过 , 最终只有一只顺利生了下来 , 被命名为“Grady” 。
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认为 , 未来几年 , 这种方法就能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 并帮助那些幼年时不幸罹患癌症的男孩子 。
除此之外 , 为了避免人体中“珍贵”的干细胞受到损伤 , 在治疗一些癌症时 , 医生也会帮助患者将体内的干细胞先取出保存 , 等治疗结束后再移植回他们体内 。 这种技术称为自体干细胞移植 , 目前已常用于65岁以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中 。
弃置组织也可以治病
一些在手术中被丢弃的组织和细胞 , 也能发挥十分强大的作用 。 一个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海拉细胞 。 它们来自于一位非裔美国人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子宫中两片指甲大小的组织 , 主要是宫颈癌细胞 。 如今 , 这些细胞已复制成了总重量超5000万吨的海拉细胞系 , 在战胜骨髓灰质炎 , 确定染色体数目等各个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除此之外 , 一些科学家正在尝试利用一种最常见也最古老的外科手术——包皮环切术中丢弃的组织 。 这类组织中含有丰富的成纤维细胞 , 是人体结缔组织中的主要成分 , 也是组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框架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 这些被切割下来的包皮组织不再是要被丢弃的“医疗垃圾” , 而在一些顽固性伤口治疗中起到了惊人的效果 。
一些科学家发现男性新生儿的成纤维细胞能较快增殖 , 且能被诱导分化成其他的细胞 , 可用于治疗眼皮损伤、脸部皮肤松弛、手指和脚趾之间的组织损伤甚至是肛管损伤等 。 随后 , 科学家开始将这些细胞转化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Cs) , 再将其转变为更多类型的细胞 , 以构建用于移植的组织和用于药物筛选的器官模型 。 为了避免排异反应 , 当然最好还是将自己的细胞变成组织 , 移植给自己或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匹配的人 。
参考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898927/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first-baby-monkey-born-using-sperm-from-frozen-testicle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89892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utotransplantation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health/medical-mysteries/stomach-pain-medical-mystery/2020/10/23/4d3af94c-f2cb-11ea-999c-67ff7bf6a9d2_story.html
https://www.discovermagazine.com/the-sciences/why-human-foreskin-is-a-hot-commodity-in-science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