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表格里的牛:贫困户借牛套取国家扶贫补贴款( 五 )

活在表格里的牛:贫困户借牛套取国家扶贫补贴款

----活在表格里的牛:贫困户借牛套取国家扶贫补贴款//---- //

  按满了红手印的验收花名册 。

  验收

  白纸上 , 红色的是手印 , 黑字的是保证书 , 还有歪歪扭扭的亲笔签名——补贴发放之前 , 很多东西都在证明资金发放的严肃性 。

  每个补贴项目要经过村、镇、县三级验收 , 同时还要接受不定期“回头看”的核查 。 验收组需要挨家挨户实地检查存栏数、牛票、耳标等 。 户主除了按手印 , 还要签下补栏饲养保证书 。

  镇里一位工作人员对采访人员说 , 保证存栏量是为了促使贫困户可持续发展 , “如果不管存栏 , 你把补栏(补贴)一享受 , 把牛一卖 , 产业扶贫就看不出来效果了 。 ”

  2019年9月 , 采访人员见到了镇里组织的一次项目验收 。 验收组发现一户的存栏数比花名册上缺少两头牛 。 而户主的解释是:“一头卖了给娃娃看病了 , 一头死了 。 ”验收组告诫他:“存栏是必须要有的 , 存栏没有的话 , 你有套国家项目的嫌疑 。 严格来讲 , 还要追究你责任呢 。 ”

  采访人员走访中发现 , 有拿到过补贴的贫困户 , 家中连牛棚都没有 。 也有贫困户在验收后不久 , 牛棚里存栏牛的数量 , 明显不足 。

  对于存栏量与补贴数明显不符的几个贫困户 , 关于牛的去向 , 他们给出的理由各不相同 。 比如“赶着牛价高 , 卖了” , 或者“给孩子看病 , 卖了” , 牛消失的原因还包括“牛病了卖了”“牛死了扔掉了”“打工没人养卖掉了” 。

  多数人不愿多谈 。 套取了补贴的周建国向采访人员表示:“这些事少说 , 还要靠政府救济呢 , 把这些人一惹 , 把这个小鞋给咱一穿 , 咱就没办法了 。 ”

  镇里一位验收组组长说 , 如果验收卡得过严 , 会挨老百姓的骂;如果真出了问题 , 又要挨领导的骂 。 他们的一个顾虑是 , 对扶贫干部的追责 , 比追查隐蔽的骗补行为容易得多 。

  “那个东西很隐性 , 你发现的时候它已经产生了 。 ”一位不愿具名的镇干部谈及借牛时说 , “他(村干部)明明知道 , 但人家坐视不管嘛 。 有可能借的就是他们家的牛 。 ”

  村支书则表示 , 他也没什么办法 。 “说谁谁借的牛 , 你啥证据?你验收时候 , 耳标在呢 , 检疫证开下了 。 你问牛咋不在了 , 他说牛有病呢 , 或者用钱呢 , 卖了 。 ”

  在一位村民看来:“他(村干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反正农民富了就行了” 。

  每天“出了牛圈进羊圈”的验收组明白 , 即便是村干部知道谁家借了牛 , 但时常碍于人情面子 , 或者担心得罪人而装不知道 。 而验收组完成验收后就离开了 , 又没办法一直在村里盯着 , “闹得跟打游击战一样” 。

  据介绍 , 镇验收组会碰到一种情况:圈里有牛 , 检疫证和耳标都在 , 但牛圈旁边没牛粪 , 槽里只添了一把草料 。 “一看就知道是借来的牛 , 但是你为啥不验?你又没有监控 。 ”一位干部说 , 这种情况 , 只好先进行验收 , “回头看”时“拿下” 。

  “回头看” , 主要是看那些被村民举报 , 或者下乡验收时 , 发现有明显临时借牛的痕迹的家庭 。 关键看牛棚里的牛是否足数 , “如果你不养着 , 说明你可能钻政策的空子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