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主15秒涨价50万!普宅标准调整有多难( 二 )

二手房交易方面 , 满两年及以上的普通住宅 , 是免征增值税及附加税的 。

另外 , 在购房首付方面 , 根据“317”调控政策 , 首套房如果是普通住宅首付是35% , 非普通住房则是40%;二套房如果是普通住宅首付是60% , 非普宅是80% 。

可以看出 , 普通住房的认定标准 , 是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的界定标准 , 并非是“普宅”和“豪宅”的分界线 。 所以媒体所称的深圳所谓“豪宅线” , 是错误的 。 难道非普宅就一定是豪宅了?估计头脑清醒的人都不这么认为 。

3

接下来的问题是 , 普通住宅的标准该不该调整?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 房价不用说每年 , 每个月都有变化 , 当房价的变化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 , 原先的普宅标准就不再符合市场实际情况了 。

深圳市住建局昨天作出的回应就表示 , 深圳的普宅标准是2015年公布实施的 , 随着房地产形势的变化 , 该标准与居民合理住房需求日益不匹配 。 目前 , 市场上大量中小户型住房交易需要缴纳增值税 , 这无疑加重了普通居民家庭、刚需购买住房的负担 。

不只是深圳 , 这种情况在不少大城市都存在 , 包括北京 。

据媒体统计 , 北京有成交记录的45个限房价项目中 , 67%的项目全部房源为非普宅 , 符合普宅标准的仅有2个 , 另有14个项目包含有部分或少量普宅 , 为其中一些小户型房源 。

和深圳一样 , 这也使得众多购买中小套型住房的刚需家庭 , 会被认定为“非普宅” , 承担高额的税费 。

既然普宅标准应该适时调整 , 为什么各个城市都一直都很难调?

原因就出现在目前深圳市场中发生的这一情况 。

那就是 , 提高普宅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需求释放 , 加剧供求矛盾 , 而且还容易被误读为放松调控 。

所以 , 政府在这方面的顾虑会更多一些 。 楼市火热的时候 , 提高普宅标准会增加稳定房价的压力 , 会被认为是“推高房价”;而楼市不好的时候 , 稳定房价的压力要小一些 , 但提高普宅标准又可能会被误读为是在“救市” 。 并进而引发市场的异动 。

从这次深圳的情况就可以看出 , 本身提高标准是为了让一些中小套型住房交易能减免税费 , 以一套90平米的房子为例 , 最高可以节省20.1万元的税费 。

如果仅仅是因为税费的原因 , 适度稍微提高一点儿价格 , 也还算合理 。

但一些业主动辄涨价50万、甚至上百万 , 那明显就不是因为税费的问题了 , 而是误认为这是调控在放松 , 楼市又要回暖 , 所以开始肆意加价 。

4

那么普宅标准提高就意味着调控放松、乃至楼市回暖吗?

显然不是的 。

首先 , 刚才也说了 , 普宅标准只是一个认定刚需家庭购买中小套型住房的标准 , 以享受税费等优惠 , 其实这说白了是减税降赋 , 和房地产调控是两回事 。

拿北京来说 , 无论是“317” , 还是之前的数轮调控政策 , 政策中也从未涉及过过普宅标准的调整 。

其次 , 房地产调控政策 , 大体包括限购、信贷、限价、限售这几个方面 , 其中限购和信贷政策是对房价影响最大的 。 至于普宅标准 , 和这些强力政策比起来 , 能产生的作用非常小 。

最后 , 当前在“房住不炒”的总体定位下 , 房价总体已经比较稳定 , 市场各方的正确预期也已经形成 。 如果拿着普宅标准调整这只“鸡毛”当成是催涨房价的“令箭” , 无疑是打错了算盘 。 那些肆意加价的房主 , 只能是满足了自己的一时之快 , 涨价后的房子能不能卖出去 , 还得看符不符合当前市场的实际 。

当然 , 前面说了这么多顾虑 , 不是说普宅标准不应该调整 。 相反 , 普宅标准就应该根据房地产市场情况适时调整 , 而且住建、财政、税务等部门也一直在进行认真的研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