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 , 生态环境脆弱敏感 , 对我国乃至全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安全都具有重要影响 。 2017年第二次青藏科考开展以来 , 已取得一系列成果 。 青藏高原保护地球系统科考平台已初步建成 , 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科学考察正在开展 。
在人口最密集的拉萨河流域 , 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队员们正在进行地球系统多圈层的观测研究 。 这个区域受到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 。 因此 , 这部分的研究工作对整个青藏高原尤其重要 。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 安宝晟:我们选取这个流域(拉萨河流域)上游、中游、下游开展了长时间的科研观测 ,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揭示这个区域的环境变化规律 , 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文章图片
在雅鲁藏布江主要支流拉萨河流域 , 目前 , 已经初步建成了气象、冰川、水文、生态、环境等综合观测系统 , 并开展了修复治理 。 科考队在拉萨河1号(廓琼岗日)冰川区成功实施2次人工增雪保护试验开展冰川公园保护工作 , 减缓气候变暖造成的冰川消融 。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 安宝晟:通过科学的观测 , 科学的规划 , 科学的管理 , 科学的保护 , 服务整个青藏高原的区域高质量发展 。
【关注!青藏高原保护地球系统科考平台初步建成】
文章图片
青藏高原是13条亚洲大江大河的主要发源地 , 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安全屏障 , 被称作亚洲水塔 , 青藏高原高耸的地形塑造了今天的中国和亚洲气候环境 。 地球系统的六大圈层齐聚于此 , 其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变化关系着中国及“一带一路”地区众多国家的水资源安全 。
科考队员们首次估算了亚洲水塔的冰川水储量、湖泊水储量和主要河流径流量总和超过9万亿立方米 。 预估21世纪末如果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情况下 , 青藏高原将升温2.1℃ , 亚洲水塔冰川将消融三分之一 。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 姚檀栋:它是调节全球水资源变化的水塔 , 把这个亚洲水塔的水量搞清楚 , 我们就心里有底了 , 同时为以后的全球生态环境保障 ,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科技支撑 。
文章图片
五年来 , 围绕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等十大科学考察研究任务 , 第二次青藏科考进行了多圈层 , 多学科 , 全要素的综合研究 。 采用了系留浮空艇、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直升机等技术手段 , 初步建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地球系统科考平台 。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 姚檀栋:这个是我们整个第二次青藏科考最先进的科考平台 , 它是地球系统多圈层综合观测的一个大体系 。 从大气圈、冰冻圈、水圈、生态圈、岩石圈、人类圈 , 所有这些圈层的过程 , 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在同一时间把它能够完整地记录下来 , 它是怎么变化的 , 这就为我们整个青藏高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的地球系统的管理 , 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科技示范平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