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站对人体有害吗?

来源: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截至2020年底 , 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71.8万个 。 随着基站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 , 不少专业人士预测 , 到2021年我国拥有的5G基站将超百万个 。 照比4G基站 , 5G明显要更密集 , 离我们似乎也更近 , 这让大家不禁又开始担心:5G基站有辐射吗?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伤害吗?
很多人都介意5G基站和它发出的辐射|Pixabay
普通人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本能的感到恐惧 , 于是在5G推广覆盖的过程中 , 我们也能看到这样一些行为:英国某地群众防火烧毁了某5G基站 , 国内某地居民拒绝在小区附近搭建5G基站 , “震惊!仙人掌能吸收5G辐射!”这样的文章又开始在朋友圈蔓延 。
那么5G基站对我们到底有没有危害呢?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 ,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辐射“这个概念 。
日常生活中 , 我们经常会听到辐射对身体有害的言论;登陆淘宝随手一搜 , 也可以看见很多防辐射的用品;医院放射科也随处贴着温馨提示 。
辐射 , 这两个字 , 似乎天生就长满了危险的尖刺 , 令人望而生畏?
放射性标志对很多人来说就是危险的代名词|Pixabay
但事实上 , 只要温度在绝对零度(-273.15℃)以上的物体 , 就都在源源不断地向外发散着辐射 。 无论是天上的星星 , 还是地上的你我 , 摸不到的空气 , 甚至是防辐射服本身都不能例外 。
辐射无处不在 , 躲也躲不开 , 若是一味“见辐射色变” , 那只能犹如惊弓之鸟 , 不得片刻安宁 。 如果你真的害怕辐射的话 , 其实更应该冷静 , 搞清楚究竟什么样的辐射才会危害健康 。
科学家将我们常见的电磁辐射分为两类 , 一类叫做电离辐射 , 一类叫做非电离辐射 。 这两类辐射有一个显著的区别 , 就是所蕴含的辐射能(辐射中所蕴含的能量)不同 , 而辐射对健康的危害就主要取决于辐射能的大小 。
粗略来说 , 电离辐射一般具有较高的辐射能 , 对人体确实存在一定的危害 。 常见的电离辐射有X射线 , 伽马射线等 。 因此在医院做CT检测的时候 , 为减少X射线的伤害 , 检测者需要穿上铅服对非检测的部位进行保护 , 医生也需要呆在隔壁房间进行操作 。
身着铅服的医生在协助患者做CT检查|Pixabay
非电离辐射则一般是指能量较低的辐射 , 例如可见光 , 红外线 , 紫外线 , 微波 , 无线电波等等 。 通常而言 , 波长越短 ,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 , 具有的能量越高 , 辐射的危害也就越强 。 因此 , 非电离辐射也并非全员安全无害 , 例如里面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 就对我们的身体有一定伤害 。 因此 , 不光在使用紫外灯进行室内杀菌的时候 , 需要离开相应房间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佩戴墨镜 , 涂抹防晒霜来保护身体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
不过科普领域还有一句话 , 叫做“不谈计量谈毒性 , 都是耍流氓” 。 水是最无毒无害的物质 , 我们每天也离不开水 , 但一天喝10升水下去 , 换谁都受不了 。
因此 , 有人会说 , 虽然X射线辐射能非常大 , 但是普通人一年也就拍个一两次片 。 可是5G基站不一样啊 , 它可是就在我们家楼上 , 分分秒秒地在向我们发散辐射 , 而且这种辐射也不是自然存在的 , 基站是不是要对它进行人工加强啊 。
这种担忧也不为过 。 5G基站与4G基站一样 , 都是利用无线电波传输信号 。 那么5G基站在运营时 , 所发散的无线电波辐射能是什么程度?辐射量又有多大?
享受5G便利的同时 , 人们始终不忘思考它的潜在风险|Pixabay
首先 , 我们前面说到了 , 辐射的频率越高 , 波长越短 , 能量就越高 , 反之则越低 。 5G信号所使用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 , 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属于厘米波 , 这个和目前我们的2/3/4G差别不算太大 。 还有一种 , 相对较高 , 属于毫米波的范畴 , 不过在我国目前还未部署 。 但是无论是之前用的2G/3G/4G , 还是毫米波级别的5G , 其频率都比可见光要小 。 因此 , 单从辐射本身的属性而言 , 无线电波所蕴含的能量比可见光还低 , 对我们没什么危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