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宅家观影梦,撑不起第二个“极米”

投影仪赛道 , 同样“芯慌” 。
文|林泽玲 王轶群
编辑|顾彦
题图|Pixabay
节假日不出门 , 躺在沙发或是床上 , 一边吃着零食水果一边用投影仪观看喜欢的电影或是打几场游戏 , 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理想的宅家状态 。
在小红书上 , 有近12万篇日记在种草投影仪;知乎上一篇题为“买投影仪你后悔了吗”的帖子下面 , 聚集了多位消费者发出“真香”警告;B站上 , 一条“我竟然用‘马桶盖’控制了投影仪”的测评视频点击量高达300多万 。
消费级投影仪市场的繁荣 , 在刚过去的这个双11表现得更为直接 。 数据显示 , 双11期间 , 极米官网销售额同比增长近80% , 全网成交总额(GMV)突破8亿 , 同比增长超90% 。 坚果投影仪全网销售额累计突破6亿 , 在天猫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220% 。
现阶段 , 国内消费级投影仪赛道已经跑出了极米、坚果等头部垂直厂商 。 海信、长虹等传统电器巨头以及小米等头部智能硬件厂商也纷纷入局 , 这一场客厅观影争夺战正愈演愈烈 。
不过 , 尽管市场展现出旺盛需求 , 但仅仅靠居家观影娱乐的需求 , 或许撑不起第二家“极米” 。
家用投影仪迎来市场繁荣
过去几年 , 消费级投影仪凭借智能、便携、百寸超大画面等特性 , 在满足居家沉浸式观影等需求方面 , 较传统彩电优势更为突出 , 俘获了一大批年轻消费群体 。
观影之外 , 疫情下居家学习、办公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 投影仪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家庭首选的娱乐观影工具 。 IDC数据显示 , 2021年上半年 , 我国投影仪市场总出货量达到了227万台 , 同比增长32.4% , 其中 , 消费级投影仪占据了74%的市场份额 。
相比较之下 , 我国彩电市场发展显得有些乏力 。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 , 近三年以来 , 彩电行业体量不升反降 , 2020年我国彩电市场零售量为4450万台 , 同比下降9.1%;2021年1-7月 , 国内彩电销量为1994.5万台 , 同比下降15.6% 。
对比增速迅猛的投影仪 , 家庭彩电似乎大有被取代的趋势 。
从市面上两大类主流的消费级投影仪产品来看 , 一类是主打便携小巧的微投影 , 即智能微投 , 相较传统彩电有便携、不占空间的优势;另一类是依照投影显象和配套的抗光幕成像的激光电视 , 与传统彩电的使用场景有所重叠 , 在性能上较彩电突出 。
不过 , 由于相关工艺成本较高 , 目前激光电视产品价格仍显得不亲民 , 尚未到大规模普及的状态 。 从双11天猫和京东两大主战场的销售数据可以看出 , 智能微投是目前消费级投影仪赛道的主力产品 。
截至11月11日午后 , 在京东金榜投影机金榜前20的产品品牌有极米、先奇、小明、当贝、璟甄、微影、坚果、瑞视达、小米、康佳 。 在天猫榜单·投影仪热卖榜上 , 上榜的前20的产品品牌有极米、坚果、峰米、华为海思、天猫魔屏 。 其中 , 极米产品均位列榜单榜首 。
图源:京东、淘宝App
上榜产品均主打家居使用场景 , 分别聚焦观影视听场景和便携小巧两大卖点 , 同时配合下游的内容端影视平台资源合作优势 , 在居家场景的功能适应及娱乐资源上拓宽智能投影仪的性价比 。
具体来看 , 主流的智能微投产品价格在几百元至上万元不等 , 价位较高的主打的功能点有“AI画质增强”、“秒对焦丹麦调音”、“低蓝光模式”、“全自动梯形校正”、“哈曼卡顿原装音箱”、“手机同屏”等 。
相较于传统投影仪 , 消费级智能投影仪在多方面功能进行了升级调整 , 包括根据环境进行画质增强调整、画面自适应调整等 。 除此之外 , 多数品牌智能投影仪同时还是立体蓝牙音箱 , 在音效、支持模式、外接硬件接口等方面做了优化升级 , 更加体现智能化 , 也更能满足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需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