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超轻18评测-李宁超轻18适合1000米吗

李宁超轻18是李宁跑鞋里最具历史的鞋型,每一年升级的超轻系列产品不一定采用了李宁最高技术的那种科技,但是的确是最实实在在的典范之作。说它最能象征李宁跑鞋,不算过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测评一下李宁超轻18。
1、鞋面和鞋身:
依然极尽轻量和清凉透气
李宁的鞋面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从超轻11开始鞋面出现cool shell温控科技、到超轻13的Mono纱、再到超轻17开始的纱架贾卡——超轻系列,无疑是李宁最透气清凉的跑鞋。
对比超轻和其它跑鞋,穿过的人应该有这种感觉,超轻的清凉感是非常非常直观的。
所以超轻系列可能是最适合夏季的跑鞋之一,超轻18也延续了这种特质。

主观上,这种清凉透气感,是超轻系列除了“轻”之外,最大的亮点。
当然你很难要求一双鞋重量轻、鞋面单薄的同时,包裹性和支撑性也非常出色,这也是超轻系列的一个难点。
所以超轻系列历代鞋面的设计语言/风格变动很大,加入很多编织方式/剪裁结构去弥补鞋面的包裹和支撑。

具体看看超轻18的鞋面设计:
鞋头外侧(小拇趾部位)、足弓内侧各有一个弧形压胶,提升外侧的支撑性;

外侧鞋身、包括鞋面的前侧有多条细纹压胶,同样为提升支撑性;
鞋带孔处延续至后跟的压胶,是整个鞋身/鞋面最稳固的部分,连同鞋带“撑”起了鞋舌;

超轻18的后跟不能算特别坚固的那种,不过用力按压,依然比较难压形变(尤其是后侧上下按压);

轻量意味着更少的面料+更简单的裁剪拼贴,又要保证透气性,因而超轻18的鞋面光论支撑性,其实不弱,但这种设计并没有太多弹性——这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买超轻18,买大不买小,能试穿一定要试穿。

关于超轻18的鞋面,穿着时特别需要注意的——
超轻18的鞋舌是大网眼的单层透气网布,整片鞋舌面积巨大,鞋带并非那种快速系带系统(直接拉鞋带就能收紧),这就让超轻18在穿着时,需要花点时间去调节鞋舌的位置,以及每一处鞋带/鞋带孔的松紧;
这种设计的利弊在于,透气性很好,鞋带(尤其是每一个鞋带孔部位)不会在长时间奔跑中出现松紧度变化;但不花点时间调整,就容易出现压脚背的情况,鞋带会像直接绑住鞋面一样,加上本身鞋舌并没有弹性海绵,这种压迫就很难受(尤其是18标的部位);
所以切记,上脚时花点时间,抚平鞋舌,保证一定的系带空间。

(超轻18的鞋带系法,会让鞋面几乎完全贴合住脚背,加上鞋舌本身没有弹性,鞋面也更偏硬支撑感,如果系太紧就容易压迫脚背,尤其是「18」的这个部位)

(超轻18鞋舌硕大,在穿着时需有意识的多调整鞋舌位置,才能避免堆叠压脚背)
2、中底性能:
更多些缓震
最近几点超轻系列的中底,超轻14和15用的云lite、超轻16和17用的lightfoam、到了超轻18换成了这两年李宁最强的中底材质,超临界发泡工艺制作的。

(有着远比一般材质更轻的密度和回弹程度,因而中底也能做得更厚,以实现更好的缓震/回弹同时,又不增加额外重量)
基于超临界颗粒发泡制成,最早用在顶级跑鞋(比如竞速跑鞋飞电、慢跑鞋绝影)和篮球鞋(驭帅、WOW系列)上的,基于Pebax(嵌段聚醚酞胺聚合物)发泡,是当下回弹性能最好的中底材质之一。
同为peba系,相比nike的zoom x泡棉、锐步的Floatride等,最大的特性是在保证回弹性能的同时,耐久度和抗撕裂性上有明显加强。

(从左到右依次为,飞电,绝影,飞电2.0 Elite,超轻18。
四双都用了作为中底材质,但超轻的与它们又不太一样,同为超临界发泡技术,基础材质不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