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真的是一种非常大众的娱乐方式 。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那种人 , 一开口就让人忘记原唱 , 甚至能把人送走 。
文章图片
关键是自己不知道自己跑调 , 俗称“五音不全” , 那么难听却那么自信……
“唱歌跑调”是一种病吗?
不巧 , 还真的是……
“唱歌跑调”是一种病吗?
正如语言障碍被称为“失语症” , 对音乐的感知也会存在障碍 , 医学上称之为“失歌症” 。
对失歌症相关病变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 , 早在1825 年就有关于人类对于音乐感知差异的研究 , 直到1890年德国医生诺布洛克建立了音乐处理的认知模型 , 并首次定义了失歌症(amusia) 。
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踏足失歌症领域的研究 , 才慢慢使得唱歌跑调者生理层面的不同逐渐明朗 。
目前学界认为 , 失歌症属于失语症的一种 , 由于大脑优势半球相关的功能区发育异常或继发于其他病变所致 。
文章图片
失歌症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 先天性、获得性失歌症以及假性失歌症 。
先天性失歌症是由于先天性的大脑功能区域发育异常所致 。
获得性失歌症是指一些疾病累及大脑语言中枢及音乐处理功能区域 , 如脑部炎症、出血、外伤、梗塞、肿瘤等 。
“假性”失歌症可能是由于紧张的突发可逆的原因所致 。
“失歌症”就是“五音不全”吗?
首先需要明确 , 我们平常所说的“五音不全”的人群中 , 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没有接受过正统的音律训练导致乐感较差而已 , 只要经过专业练习就可以唱出美妙歌声 。
而失歌症一般会有以下表现:
听力、智力和记忆力正常 , 但对音乐的感知度却极差;
无法准确唱歌 , 却往往不自知 , 甚至以为自己唱得很不错;
对音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差而常感到困惑;
同时 , 30%的失歌症患者还可能存在沟通障碍 。
所以 , “失歌症”并不完全等于“五音不全” 。
是什么导致了“失歌症”?
有学者对失歌症者的脑部进行了扫描后发现 , 约50%的失歌症者存在韵律识别障碍 。人类右侧大脑半球负责音乐、节奏、想象、颜色等 , 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异常会导致可致音乐感知障碍 。
也有研究表明 , 失歌症也与左侧大脑半球有关:当左颞叶前部病变后 , 患者的认知音符、歌唱演奏甚至欣赏乐曲的能力可能会部分或全部丧失 , 表现为“人家唱歌要钱自己唱歌要命”的车祸现场 。
不同大脑功能区受损 , 有不同失歌症的表现:
1、表达性失歌症:由于右额叶和颞叶的损伤而导致的唱歌、吹口哨和哼唱能力的损害;
2、接收性失歌症:因双侧或单侧(左或右)颞叶和顶叶的病变 , 而导致区分不同旋律的能力障碍;
3、失忆症失歌症:识别熟悉旋律能力的障碍(这种情况的存在仍有争议)
4、音乐失读症:由于左枕叶和颞叶的损伤而导致的写乐谱能力的损伤;
5、音乐失读症伴失写症:读写乐谱的能力受损 , 由于左角回的损伤所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