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之心发布
机器之心编辑部
历年双 11 , 最引人瞩目的是 GMV、订单量和支付笔数 。 但鲜为人知的是 , 支撑双 11 顺利运转的 , 不仅仅是交易链路和支付链路 , 还有一套至关重要的消息链路 。
这条链路一方面连接着阿里、上千万商家与数亿消费者 , 另一方面还承担着双 11 线上协同作战的指挥链路 , 就像战场上的通讯兵 , 不仅要保障指挥中心的“耳聪目明” , 还要保障消息在每一个参战单位之间的顺畅流通 。
这套系统有多高效?“60.69 万条 / 秒” , 这是 2021 年双 11 当天 , 淘宝、天猫、钉钉等双 11 核心 APP 的消息处理峰值 。
这套系统 , 就叫作钉钉消息平台 , 内部名称 IM PaaS 。
普通人或许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 , 因为它 “沉” 在一系列肉眼可见的应用 “下方” 。 不过 , 如果你打开手淘 , 点进一个商品和商家讨价还价两句 , 那么你们敲下的每一个字和每一个表情 , 就都跑在这套“看不见” 的底座之上 。
几乎没有人知道 , 人们在淘宝内发消息时的底层软件从旺旺切换成了钉钉 , 但这并不是用户不够细心 , 而是钉钉刻意为之 。
工程师们将这个为期三年的项目 , 比喻成“开着飞机换引擎” , 他们希望飞机上的乘客不会感到一丝颠簸 , 同时也让飞机运转效率有更大的提升 。
文章图片
在光明顶陪跑的一群人
双 11 从 2009 年开始举办 , 第一年只是淘宝商城不太起眼的冬季运营活动 , 参与活动的的人员一个会议室就能挤得下 , 交流基本靠吼 。 2013 年 , 位于黄龙园区的支付宝加入双 11 , 需要和阿里西溪园区线上协同作战时 , 旺旺成为了首任内部通讯平台 。
钉钉首次被邀请参战 , 是在诞生之初的 2015 年 。 如今成为钉钉 IM 技术负责人的达野至今还记得钉钉首次参战双 11 的场面 。 那一年 , 双 11 历经六年时间 , 已经成为阿里一年一度最大的盛典 , 能进入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核心作战指挥室 “光明顶” 参与技术会战的 , 无一不是阿里核心业务的精兵强将 。
未满周岁的钉钉 , 甚至还没有成为阿里内部通用的沟通的工具 , 却在 “光明顶” 有了一席之地 , 这自然让钉钉 IM 团队的成员们兴奋不已 。
但钉钉那时所承担的角色 , 用一句不太好听的话来说 , 是“备胎” 。
每年双 11 技术保障都需要建几十甚至数百个内部沟通群 , 2015 年到 2018 年的三年时间里 , 这些群既有旺旺群 , 也有钉钉群 , 两个通讯工具互为备胎 , 一旦其中一个挂了 , 就迁移到另外一个上 。
说起来是和旺旺“互为备胎” , 但钉钉的工程师内心有数 。 当时钉钉的技术人员不多 , 保障双 11 方面经验更少 , 达野直白地承认 , 对于钉钉受邀参加双 11 , “一开始我们完全不敢相信 。 我们都很清楚 , 集团是在借助这种方式照顾钉钉 , 表达对我们的重视 。 ”
“备胎”一当就是四年 。 虽然这四年中 , 钉钉在功能和技术上不断创新 , 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熟起来 , “已读未读”、“组织架构可视化”、“群协作”等产品接连上线 , 也拿下了阿里内部主要沟通工具的地位 , 但在双 11 的舞台上 , 还始终欠缺一个至关重要的机会 。
一生一次的转正机会
机会说来就来了 。
2019 年 , 阿里巴巴 CTO 线轰轰烈烈的开展了三大战役:统一阿里小程序、阿里经济体全面上云和统一 IM , 最年轻的钉钉扛起了统一 IM 的重担 。
消息一出 , 钉钉很兴奋 。 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无比自豪:“统一 IM 的工作交给钉钉 , 这是对钉钉能力的肯定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