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第十三年 转型和改变正在发生


作者: 翁一
第十三个双11落下帷幕 。 这是疫情以来的第二个双11 , 是互联网环境发生深刻改变以来的第一个双11 , 也是“二选一”被取消后的第一个双11 。 作为双11的发起者 , 阿里巴巴最终交出的答卷是成交额5403亿元 , 其他平台也都给出了相应数据 。
不再执着于数据 , 不再视增长为唯一导向 , 已成为平台、商家、消费者乃至全社会的共识 。 双11已然来到了一个转型周期 , 需要经历一个蜕皮成蛹的过程 。 无论如何 ,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 双11仍然是观察国民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窗口 ,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信心提升 , 仍然有着强烈的心理作用 。
在此 , 本文以本年度天猫双11为标本 , 以新生代新消费、D2C战略、公益升级三个方面为切入口 , 初步廓清未来双11的转型方向 。
新生代新消费
根据本年度双11十大单品趋势以及其他各项数据 , 新消费的趋势重点在国潮、老字号以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产品 , 而这些正是被年轻人所热烈拥抱的 。
近年来火热流行的国风服饰汉服在双11期间得到了延续 , 220家老字号品牌在双11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 , 其中 , 有184家老字号开起了直播 , 直播间也成为老字号与年轻人交流的新方式;在保健品方面 , 通过升级技术、改进包装和剂型 , 传统保健品也同样能击中“养生青年”的需求;年轻人对非遗的热爱超出了舆论的想象 , 博物馆文创产品迎来爆发 , 同比激增超400% 。
无论是国潮异军突起 , 还是老字号复兴 , 抑或非遗传承 , 都不难发现当代年轻人的与众不同之处 。 95后、00后成长于中国加入WTO之后 , 亦伴随着中国经济和互联网高速发展 ,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一代 , 当仁不让地担当起发展传统文化的主力军 。 根据《2021新青年国货消费研究报告》 , 超四成的年轻人乐于承担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 身体力行让更多人认识和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 。
经历数字化洗礼的传统文化 , 变得不再枯燥乏味 , 在形式和内容上变得丰富有趣 , 年轻人的文化自信正在逐步增强 , 当代年轻人已然成为发展传统文化的主力军 , 年轻人更加乐于承担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 通过自身的消费和言行影响他人 , 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 , 并在日常生活中彰显自己的民族身份 。 他们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 他们不仅只是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 , 更是通过自身的言行让更多人认识传统文化 。 他们是传统文化的欣赏者、代言人和传承者 。
【双11第十三年 转型和改变正在发生】这就给国产品牌发出一个重要的信号:只靠情怀无法长久生存 , 只有靠产品质量本身加吃透年轻一代文化心理 , 才能留住年轻消费者 。
D2C战略
D2C(Direct to Consumer) , 意为企业直接面向消费者 , 帮助品牌和商家直接面向全域消费者 。 D2C这一概念 , 由传统的B2C演变而来 , 也有前两年火热的M2C的影子 , 它伴随着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兴起而繁荣 。 具体而言 , 即企业通过一家网上店铺触达最广泛的消费者 , 洞察消费者需求 , 灵活地调整经营策略 。 说到底 , 它是一种促使供给端实现数字化自我革命的重要工具 。
D2C战略 , 使得商家更好与消费者互动 。 越来越多的新品 , 新品牌从双11涌现 , 让商家能够更好地以双11为契机 , 推新品 , 圈新粉 , 实现长期可持续的经营 , 不仅能够在双11期间卖得好 , 还要能够长盛不衰 。 D2C能够助力企业“双轮驱动”:从电商全域营销走向企业全域直接服务消费者 , 从人群运营走向全域的消费者与货品生命周期管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