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基地这家企业自主研制3D小型转子发动机首飞成功

近日 , 辖区企业
西安空天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西空智造)
【航天基地这家企业自主研制3D小型转子发动机首飞成功】 在西安交通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所支持下
自主研制的小型转子发动机
搭载无人机平台首 飞成功
快来一睹为快
实现国内首款 产品优势凸显
转子发动机具有推重比高、启动快速、振动低、结构紧凑、成本低等显著特点 , 可做为无人机、巡飞弹及小型移动电源的动力 。 目前国内小型航空转子发动机仍属空白 , 尚未实现产品化 。
航天基地这家企业自主研制3D小型转子发动机首飞成功
文章图片

航天基地这家企业自主研制3D小型转子发动机首飞成功
文章图片

西空智造的技术负责人介绍 , 针对此次试飞的小型转子发动机 , 突破总体设计、关键部件的轻量化与3D打印技术 , 将传统制造工艺与增材制造工艺相结合 , 取长补短 , 使制造更简单高效 。 该型转子发动机功重比达3以上 , 最大转速达17000r/min , 最大推力达1.7kgf , 可应用于集群无人机、电力巡检无人机及微小型移动电源 。 该型转子发动机属国内首款3D打印小型转子发动机 。
航天基地这家企业自主研制3D小型转子发动机首飞成功
文章图片

下一步 , 西空智造将继续进行技术升级 , 以提高小型转子发动机低油耗、高空快速启动、高可靠性、超高功重比等性能为目标 , 继续改善转子发动机空中稳定点火和低油耗等性能 。 西空智造还正在研发10kw、20kw、50kw量级的转子发动机系列产品和航空重油转子发动机 , 以及以转子发动机为基础的油电增程混合动力系统 , 并积极开拓小型转子发动机的应用市场 , 用更优质的动力 , 更低的成本 , 更快的制造速度 , 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
两院两中心 科技成果转化显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围绕“十项重点工作”要求 ,航天基地一直着力推动创新改革 。 其中 , “两院两中心”作为辖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 创新改革成效显著 。
航天基地这家企业自主研制3D小型转子发动机首飞成功
文章图片

空天动力研究院作为院士团队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 , 已孵化两家高新技术企业 , 拥有地方级领军人才2人;科强研究院拓展约2.5万平米的产业融合协同创新基地 , 已入驻科技企业及创新项目团队32个 , 发起成立西安市融合发展促进会 , 已有会员80余家;电子侦察孵化中心入驻企业总数达50余家 , 承担的公共安全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国家支持资金2335万元 , 地方财政配套2500万元;高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一平台两库和多窗口” , 设立“创新集市” , 集中提供企业所需各项服务 。
航天基地这家企业自主研制3D小型转子发动机首飞成功
文章图片

今年以来 , 航天基地以技术创新为引领 , 以数智融合为驱动 , 加速构建“3+3+2”现代产业体系 , 健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空间体系 , 打造创新要素聚集新平台 。 以十个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为依托 , 积极构建大中小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 , 聚焦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孵化载体 , 遴选出一批技术水平领先、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或项目团队纳入培育库 。 目前 , 科创航天已成为航天基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 正在为区域科创潜力孕育新动能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航天基地还将持续聚集创新要素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