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钉钉给“小巨人”插上数字化翅膀

降本增效,钉钉给“小巨人”插上数字化翅膀
文章图片

“我们使用钉钉低代码平台已有3年时间了 , 它的门槛特别低 , 看新手教程就可以明白怎么用 。 ” 在深圳前海的一栋写字楼里 , 邱康华正在介绍他的日常工作——如何通过钉钉进行项目管理 。
邱康华是影石创新的内控主管 , 他不懂研发 , 也不懂代码 , 但他把非常核心的研发立项及供应链的各环节 , 利用钉钉低代码平台总共搭建了超过37个应用 , 让公司内部整体研发效能提升1倍 。
影石创新是深圳一家专注于全景影像技术研发的公司 , 成立于2015年 , 拥有550余名员工 , 其自主研发的全景相机曾联手NASA , 面向全世界直播火星探测器“洞察号”登陆任务 。 今年9月 , 影石创新入选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
在11月17日举办的2021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上 , 阿里钉钉副总裁杨猛透露 , 超过50%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在用钉钉 。
“这些隐形冠军专注主业 , 强调业务的突破性和实用性 , 有强大的创新活力 , 他们往往走在行业的前沿 , 更愿意探索新技术、新工具 , 善于用新的生产力工具 , 深入业务场景的数字化创新 , 创造出收入和价值的增量 。 ”
低代码加速企业数字化
低代码开发 , 顾名思义 , 就是减少传统应用程序的代码编写量 , 主要通过图形化可视化界面 , 以拖放组件和模型驱动逻辑的方式 , 让更多业务人员和IT开发人员共同参与业务流程的优化 , 快速为Web端和移动端创建企业级应用 , 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进程 。
低代码的好处是更容易让企业获得数字化的自主权 。 以往动辄几人、十几人的专业团队 , 上万元、数十万元的研发经费 , 现在只需要一两个普通的业务人员就能搞定 。
IDC曾发布数字化转型2.0的5个驱动力:无处不在的AI、每个人都是开发者、云与边缘的融合、重新定义信任、解决方案自动化 。 其中“每个人都是开发者”与时下低代码开发的理念不谋而合 。 据Gartner分析显示 , 到2024年 , 65%的企业都会采用低代码的应用 。
国外的商业巨头如谷歌、微软、西门子等正是看到机会 , 陆续推出低代码开发平台 。 国内的IT巨头、传统软件厂商、新兴的SaaS厂商也开始押注 。 据海比研究院调查 , 国内目前市场上共有低/无代码厂商近70家 。
以钉钉为例 , 今年年初 , 钉钉发布6.0版本 , 将“应用开发平台”作为新定位 , 力推低代码 。 低代码作为钉钉上的一个原生工具 , 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实现业务在线化 , 是阿里实现“云钉一体”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 。
邱康华表示 , 钉钉低代码能把人从紧张、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 让产品创新能够更好、更快落地 。
对于影石创新这样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而言 , 产品创新极为关键 。 新品的研发过程动辄1-2年 , 涉及10多个部门的上百人员跨部门协作 。
产品研发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EVT(工程验证) -DVT(设计验证)- PVT(验证测试)-MP(量产) 。 仅仅是EVT工程一个阶段 , 就要经过成本评估、风险清单、硬件设计、光学设计等多个部门的近20项评审环节 。 即便如此 , 依然会因为流程繁琐而漏掉一些细节 , 而任何一个微小的变更没有执行到位 , 往往会在量产阶段爆发 , 带来影响 。
“曾经有一次 , 研发部门将产品上的标语拿掉 , 这个消息没有同步至业务支持中心 , 最终到客户手中的新版本产品和此前不一致 , 导致客户觉得新产品是二手机器 , 引发了不少误会 。 ” 邱康华回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