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 , 他的第一个天使、前易凯资本合伙人金鹏的建议 , 也对他创业起到助攻作用 。 2020年6月 , 金鹏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正式加入Nreal , 主要负责融资、战略以及商业化的业务 。
2016年 , 金鹏正在美国奇点大学上课 , 需要从徐驰处购买一套微软刚出的HoloLens开发者套装 。 后来回到北京两人又见了几次 。 起初 , 徐驰和当时所在团队的想法是把计算机视觉的技术做成某种组件 , 卖给一些比如说扫地机器人的公司 。
但在金鹏看来 , 这条路走不通 , “当你决定做山寨的时候 , 脑子里一定没有LV的东西” , “如果一开始创业你只是把它做为一个组件 , 卖给扫地机器人公司 , 这就成了后者的一个成本 , 所以它对你的期待值不是性能最高 , 而是性价比最高 。 这也就意味着 , 你的天花板直接被封死” 。
最终 , 徐驰听从了金鹏的建议 , 离开了当时的创业团队 , 坚定做AR眼镜 , 走难而正确的路 。
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在2017年秋天认识了徐驰 , 当时徐驰给他最深的印象是 , “憨憨的 , 但很灵” 。 熊伟铭问他的创业目标是什么 , 徐驰回答“要做中国的Magic Leap” 。 “我也见了很多AR创始人 , 大家都要做Magic Leap 。 ”熊伟铭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回忆道 。 因此 , 当时对于徐驰的回答 , 他并未当真 。
2018年4月 , 徐驰就拿出样机邀请熊伟铭参观 , 熊伟铭感觉样机“有点小惊艳” 。 从产品的角度来讲 , 尽管Nreal不是熊伟铭看到的第一个AR产品 , 能做出AR眼镜的有很多人 , 但真正能够拿出消费级别样品的公司在2018年其实只有Nreal一家 。
“第一个产品出来 , 从时间来说其实是超预期的 , 团队可以打80分 。 ”熊伟铭说 。 他的判断是 , “只要Nreal别犯基本错误 , 应该可以做成 。 ”
所以华创资本很快和Nreal达成A轮投资协议 , 成为Nreal的A轮融资领投方 。 紧接着 , 华创资本又跟投了Nreal的A+轮 。
被卡住了
2018年 , 徐驰基本上处在很嗨的状态 。 他是硅谷常客 , 也是西班牙世界移动大会的红人 , 各种厂商找他合作 。 AR和VR也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 “2019年春节还有很不错的美元基金给我们打电话 , 表达对公司强烈的投资意愿 。 我说我帮你争取 , 但是你们得快 , 春节之前一定要搞定 。 ”熊伟铭回忆 。
2019年 , Nreal产品首次亮相CES , 就被评为CES2019年官方最佳创业公司 , 也是这个奖设立以来 , 唯一的一家中国公司 。
徐驰告诉《中国企业家》 , 当时Nreal的出场让大家很惊讶 , 很多外媒报道Nreal时的措辞是 , 一家中国企业竟然能做出来一个对的产品形态和方向?
看起来 , 平坦的商业化之路即将展开 , 但一则指控却让Nreal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 。

文章图片
图4/4
2019年 , 美国AR公司Magic Leap指控其前工程师徐驰窃取了其机密技术 , 用于制造增强现实设备 。 当时 , Nreal回应这是“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和证据的指控 , 带有明显的主观臆测和偏见 , 超越了商业竞争的合理边界” 。
从2019年7月份到2020年7月份 , Nreal花了一年时间在美国正面应诉 。
“一定要打这个官司 , ”徐驰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称 , “因为那个时候好多海外的大厂不了解情况 , 会担心有风险 。 这些大厂特别重视自己的Reputation , 有这个不可预料的风险他是没法跟我们合作的 。 ”
“最后我们赢了 。 ”徐驰说 。
紧接着去年8月 , Nreal的AR眼镜率先在韩国实现商业化落地 。 通过与不同运营商的合作 , Nreal打开了海外运营渠道 , 新款AR眼镜Nreal Air已于今年在日本发售 。 据悉 , 这款眼镜从显示、佩戴、重量、脸型适配度等方面作出了大量改进 。 基于场景开发出更加爆款、便携的眼镜 , 跟其他产品做出差异化 , 是Nreal的最新目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