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院士在沪分享科研与梦想 冀激起青少年心中对科学探索的向往

张杰院士在沪分享科研与梦想 冀激起青少年心中对科学探索的向往
文章图片

张杰院士 。梅秋武 摄
中新网上海11月17日电 (高璐 许婧)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杰在获得未来科学大奖之际回到上海交大 , 在该校菁菁堂举行“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世界与超高时空分辨观测”学术报告会 , 与全校师生共话激光核聚变研究的未来 。
“物理学家的责任就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根本挑战和探索自然界中最不可理解的奥秘 。 ”张杰从超强激光技术发展、高能粒子加速、超快电子衍射以及激光核聚变四个方面回顾了他领导的科研团队在过去20多年的科研进展 。 他通过把强激光驱动形成的极端条件下的高能量密度物质状态和日常生活、宇宙天体中的物理参数相比较 , 向全场师生“揭秘”了超强超快激光物理这一神奇领域 。
张杰院士在沪分享科研与梦想 冀激起青少年心中对科学探索的向往
文章图片

张杰通过视频“隔空”与孩子们交流 。梅秋武 摄
今年9月 , 未来科学大奖公布2021年获奖名单 。 张杰因其通过调控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精确可控的超短脉冲快电子束 , 并将其应用于实现超高时空分辨高能电子衍射成像和激光核聚变的快点火研究的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 。
在未来科学大奖结果公布时 , 张杰曾说 , “在得知获奖的第一时间 , 我最想分享这个消息的是我团队的成员 , 20多年来他们与我同甘共苦、情同手足 , 未来科学奖的最大价值其实在于对我们研究团队多年来努力的肯定” 。
在张杰的研究团队中 , 有上海交大IFSA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钱列加、张江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向导等 , 他们与张杰一起 , 向现场师生介绍“高质量创新发展超强超短激光”“基于相对论电子束的超快微观探测”等研究 , 希望能促使同学们进一步发扬科学家求真务实的精神 , 树立科学报国的远大理想 。
张杰院士在沪分享科研与梦想 冀激起青少年心中对科学探索的向往
文章图片

张杰院士等与青少年分享科学话题 。梅秋武 摄
张杰与大家特别分享了“最危险”的激光聚变实验的故事:在2020年初疫情非常严重的情况下 , 他与科研团队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 , 携带1000只口罩 , 往返于隔离酒店与实验现场之间 , 在严格遵守防疫规定的前提下 , 坚持进行实验研究 。
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杰哥”的张杰 ,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交大最年轻的校长 。 自2006年至2017年担任上海交大校长十多年间 , 他带领交大走过一段快速发展的道路 , 对交大有着深厚感情 , “感恩与责任”“激情与梦想”是他一直以来所坚持的精神理念 。 “大学不仅是探索知识的地方 , 而且是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的圣地 。 ”“交大成就了我的梦想 , 有机会在这里工作 , 把我人生中精力最充沛的年华奉献给交大 , 是我一生的幸运和荣光 。 ”张杰说 。
为了让更多学生提升对基础研究的兴趣 , 张杰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讲席教授王楠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执行主任郑坚教授前来现场 , 围绕惯性约束聚变的历史和发展、聚变能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性、超短超强激光和高时空分辨率电子衍射系统的应用和展望等话题 , 与交大学子们面对面互动交流 。
在致力于培养优秀大学人才的同时 , 张杰时刻关注青少年的成长 。 他还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 与近200名中学生分享自己的科研与梦想 , 希望能用自己的故事激起青少年们心中对科学探索的向往 。 中学生们踊跃提问 , 与张杰深入探讨物理学专业领域热点问题、科技的未来发展趋势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