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契丹灭晋时 , 辽太宗耶律德光进入开封 , 冯道应召到达 , 耶律德光问他:“天下百姓如何救得?”冯道说:“现在就是佛出世也救不了 , 只有你皇帝救得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契丹的残暴举措 , 保全了百姓 。再就是冯道死时家无余财 , 冯道是河北河间人 , 他的家乡是汉族和契丹冲突最剧烈的地方 , 经常有百姓被掳走当奴隶 。他的钱大部分用来赎人和安置 。关于冯道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 , 他自称“忠于国 , 孝于家” , 这在五代时是没有人反对的 , 但到了宋朝 , 很多人开始反对他 , 认为他没有脸自称“忠” , 所以五代和宋朝对他的看法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为什么呢?很重要的原因是五代和宋朝对“国”的看法不同 。五代时 , 战乱频繁 , 真正掌握政治核心的都是军阀 , 而像冯道这样的文人是游离于政治核心之外的 , 他所认为的“国”主要是指这个国家的老百姓 , 只要对得起老百姓 , 在军阀的“虎狼丛中可立身” , 皇帝的轮换他不想左右 , 也没有能力左右 。宋代的政治结构和五代不同 , 为了解决政权更迭频繁 , 为了国家长治久安 , 宋代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举措 , 非常著名的是“杯酒释兵权” 。宋代能够长久 ,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人政治、官僚政治代替了军阀政治 , 使得政治结构趋于稳定 。而欧阳修和司马光这样的文人与皇帝的关系 , 和冯道与皇帝的关系就不一样了 , 冯道和皇帝不是共生体 , 不属于同一个利益集团 , 虽然很多皇帝要借助于冯道的声望 , 但冯道并没有处于那个利益核心圈里面 。欧阳修说五代时殉节的都是武将 , 以此贬低冯道 , 也说明欧阳修对于那个时代的认识比较肤浅 。因为在军阀政治系统里 , 皇帝都是靠武夫上位 , 失败的一方即使不殉节 , 也活不了 。但文人是游离于政权交替核心之外的 , 所以 , 殉节的没有文人 。但宋代是文人统治的社会 , 皇帝通过文人和官僚管理国家 , 文人处于政治核心 , 在司马光和欧阳修们看来 , 忠于国和忠于君是一体的 , 在这种思想背景下才会反对冯道 。
隐形层面中的史料价值
《资治通鉴》的史料价值分布在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 。显性层面是文字本身 。思想史的读法 , 就是要钩沉它隐性层面的史料价值 。这部书不直接讲宋朝 , 但却经常指涉宋朝现实 。比如 , 在第211卷有如下记载:突厥领袖默啜自武则天时就经常骚扰边境 , 但后来被部下所杀 , 那位部下拿着默啜的首级找到唐朝军官郝灵荃来换赏钱 。郝灵荃将首级交给朝廷后天天盼着朝廷的嘉奖 , 但当时宰相宋璟认为 , 如果郝灵荃得了丰厚的奖赏 , 就会导致很多边将为了自己的功名富贵 , 故意挑起边境战事 , 以杀死少数民族领袖的方式来邀功 。于是拖了一年之久 , 才给了郝灵荃非常有限的奖赏 。郝灵荃失望恸哭而死 。这段文字后来有很多学者研究 。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方面是做得最好的 , 他认为司马光的叙述错了 。胡三省说郝灵荃本来就没有什么功 , 只不过因人成事 , 捡了个便宜 , 所以拖延、压低对他的奖赏 , 并不意味着宋璟有那么长远和深刻的边境问题考虑 , 宋璟的决定只不过是因为郝灵荃功太小 。其实至于郝灵荃如何获得默啜的首级 , 司马光有详细的记述 , 他完全知道郝灵荃没啥功劳 , 胡三省的批驳并无道理 , 因为他是用司马光显然知道的事实来反驳司马光 。但司马光为什么还要这么叙述宋璟的想法?这是因为当时宋朝正在积极准备开拓边境 , 司马光认为发动战争机器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司马光这么说宋璟显然是为了反对新政 , 劝说宋神宗 。
- 急需《童年》每一章的读后感100字即可?
-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
- 李清照在《一剪梅》中的"月满西楼"具体指的什么季节的什么时候?
- 劳动法中规定什么属于工伤
- 未成年不满18周岁犯罪怎么处理
- 魔塔原版 魔塔吧
- 海贼王有哪些经典片段?
- 牛肉怎么煮才嫩又好吃?
- 破产清偿的顺序是怎么规定的
- 家人的爱是什么填空 家人的爱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