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症”有所缓解 4S店提车周期缩短( 二 )


日产、福特、丰田等多家车企近日也宣布 , 在全球不同地区提高汽车产量 。 日产汽车表示 , 计划今年下半年的产量较上半年增加近30万辆 。 丰田汽车称 , 11月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0% , 将在12月进一步提高产量 , 以补足此前的汽车生产缺口 。 福特汽车表示 , 目前公司正在对供应链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 希望在短期内有效改善半导体供应情况 , 汽车芯片短缺问题将在今年年底前得到进一步缓解 。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 近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好转 , 乘用车市场生产、批发有所改善 , 乘用车市场芯片供给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 。
车用芯片仍短缺
不过 , 也有主机厂商表示 , 车用芯片短缺问题仍然存在 。
某自主品牌车企高管刘胜(化名)向中国证券报采访人员透露 , 汽车需要的芯片众多 , 一个缺货整车就无法交付 。 从主机厂端看 , 厂家产出没有大幅度增加 , 尤其部分紧张型号的芯片仍然短缺 , 目前车用芯片供应与实际需求相比仍然不够 。
“由于各主机厂的订单都在四季度冲量 , 总体来看有好转 , 加之国产芯片有替代 , 但短缺问题仍然存在 。 ”刘胜说 。
对此 , 崔东树指出 , 目前芯片短缺主要围绕基础芯片 。 由于基础芯片利润低 , 芯片厂家生产动力低 。 因此 , 虽然像博世ESP这种大规模单一缺芯情况得到改善 , 但其他种类的芯片短缺也会影响汽车生产 。
汽车企业溢价收购芯片的现象也仍然存在 。 “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都在做 , 我们称之为‘扫货’ , 为了尽可能保证产品的正常供应 。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零部件企业高管告诉中国证券报采访人员 。
各大芯片厂商近期仍然强调 , 芯片短缺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 联发科CEO蔡力行表示 , 芯片短缺需要到2023年才会有所缓解 。 博世首席执行官VolkmarDenner也表示 , 尽管半导体市场的一次性供应冲击已经过去 , 但产能仍不足以满足全球需求 。
“现在消费类芯片的需求已经下降了 , 但芯片厂商不太敢降低预测 , 怕丢掉晶圆厂产能 。 预计四季度芯片供应还是缺货状态 , 未来会逐步缓解 , 只是需要的时间较长 。 ”一家千亿市值的芯片设计公司董秘认为 。
崔东树称 , 长期来看 , 从供应链角度建立完善的汽车芯片生态体系才能解决缺芯的根本 。 需要产业链协同 , 合理控制芯片库存 , 远近结合 , 多措并举加强供需对接 , 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
多家自主品牌车企表示 , 要努力实现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自立自强 , 开启自研芯片计划 。 10月31日 , 吉利汽车在“智能吉利2025”大会上宣布 , 由下属企业吉利芯擎科技自研、采用车规级标准的7nm制程智能座舱芯片SE1000将于明年实现量产 。 这是国内首颗迈入7nm制程的车规芯片 。 上汽通用五菱此前宣布 , 将推出“五菱芯片” , 同时公司力求在“十四五”期间GSEV(全球小型电动车架构)平台车型芯片国产化率超90% 。 (中国证券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