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寒武纪:5年8款芯片,背后是一家怎样的智能芯片公司?( 三 )


寒武纪称这是为进一步推进“云边端车”产业布局、保持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优势 , 积极引进高端优秀人才 , 增加产品线的研发投入所致 。 在半年报中 , 寒武纪研发投入更是达到了4.16亿元 , 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38亿元 , 是总营收比例的301.38% 。
对此 , 投中网也问询了下相关行业专家 , 其对投中网表示 , 研发投入大有两种情况 , 一种是研发支出的绝对值大 , 一种是研发占整体营收的比例大 , 寒武纪是后者 , 因为需要承认 , 目前公司的营收整体还没上规模 , 除此之外 , 当下 , 芯片行业 , 高端人才相对热门 , 薪资上涨特别厉害 , 人才又相对有限 , 整个市场上挖人的压力很大 , 提前做出一些的应对之策是必要之举 。
这样看来 , 寒武纪研发费用的增长 , 或许可以拆分成两部分 , 一部分是人数的增加 , 一部分是平均工资的上升 , 后者这两年上涨非常厉害 。 “互联网大厂把芯片人才的薪水拉升了” , 而为了做软件做生态 , 寒武纪不得不跟互联网大厂一起抢夺人才 。
除了研发人员投入的增加和研发资产折旧摊销的增加之外 , 寒武纪曾在2020年和2021年实施了两期股权激励计划 , 已于2020年12月28日和2021年8月19日分别授予激励对象440万股和720万股 , 或许也是所谓的应对之策之一 。
在回答最新券商调研的问题中 , 寒武纪也提到 , 公司矢志成为业界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公司 。 人工智能芯片属于计算芯片范畴 , 研发复杂的计算芯片需要持续充裕的研发投入 , 用于芯片底层基础技术的升级迭代、各产品线新产品的研发 。 公司将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
AI芯片之路道阻且长
众所周知 , 芯片行业呈现典型的“投资前置 , 收益后置”特征 , 产品从起量到规模化量产销售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 相比其他行业更难实现商业化的跳跃式发展 , 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忍受寂寞的能力 , 芯片企业将很难获得长足发展 。 但好在 , 寒武纪正行走在正确、稳健、宽阔的路径上 , 切实跳出了PPT , 已经实实在为客户创造了实际价值 。
据悉 , 当下 , 寒武纪的客户群体也正在不断地壮大之中 。 近年来 , 寒武纪在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慧交通等行业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了诸多落地案例 , 比如招商银行、浪潮、阿里、百度等等都是寒武纪的客户 。
百度异构计算架构师黎世勇就对寒武纪的思元370充满期待 , “自2018年起 , 百度与寒武纪展开了多维度的软硬件协作 , 思元100等产品服务百度语音合成等多种业务场景 。 我们相信 , 随着思元370等新产品的落地 , 双方软硬件充分结合的生态势必将发挥更大的效能 , 助力人工智能行业多场景落地 。 ”
思元370系列加速卡也已与国内主流服务器合作伙伴完成适配 。 浪潮信息副总裁、人工智能和高性能产品线总经理刘军表示:“浪潮跟寒武纪长久以来保持着紧密合作 , 思元370在性能、能效等方面较之思元270均有大幅提升 , 我们期待双方未来能够携手为更多行业和领域提供人工智能计算相关服务 。 ”
刘军还介绍了与寒武纪之前合作的进展:“浪潮搭载寒武纪芯片的AI服务器已经在中国移动、互联网、智算中心等客户和行业中实现落地 。 ”
对此 , 投中网还专门求证了中国移动集采中标的知情人士 , 其提到 , 中国移动2021年至2022年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集中采购中 , 整个标包三里的中标产品(浪潮、中兴)都有用到寒武纪的加速卡思元270 。
而另一位项目知情人士也向投中网透露 , 浪潮中标的服务器与寒武纪上一代云端推理产品思元270适配良好 , 不久前还共同中标了中国移动2021年至2022年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集中采购 , 结合两个信息 , 这与浪潮刘军提到的中国移动说辞是高度一致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