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生命、能够不断成长的系统 。 通过数据闭环、系统迭代的方式 , 辅助驾驶企业能够打破辅助驾驶与L4自动驾驶之间的鸿沟 , 逐步实现“技术升维” 。
与此同时 , 在辅助驾驶产品的量产落地上 , 智驾科技还提出了一个“科技平权”的理念 。
智驾科技认为 , 辅助驾驶应当从中高端车型覆盖到平价车型 , 从少数人的“尝鲜”到更多人共享 。 而智驾科技的MAXIPILOT? 1.0系统主打的正是优质性能与亲民价格 , 以求在10-15万元级别乘用车型细分市场渗透 。 周圣砚向36氪透露:其L2辅助驾驶硬件成本在千元级 , 完全在车厂可以接受的区间 。 年内 , MAXIPILOT? 1.0系统将在两家乘用车品牌车型实现量产 。
据智驾科技透露 , 还有数家乘用车企正在与其进行量产项目合作开发 , 预计明年陆续量产 , 并与客户商讨在适当时机正式公布合作项目细节 。 同时 , 支持行泊一体 , 可实现自动领航辅助驾驶的MAXIPILOT?2.0也已经进入到开发后期 , 2022年将实现量产 。
“L2级ADAS驾驶辅助系统是当前消费需求最大的自动驾驶细分市场 , 具有规模化的群体效应 。 基于更广阔的市场覆盖和数据积累的马太效应 , 建立更多用户与智能驾驶的链接 , 是我们所理解的以ADAS渐进式路线逐步实现自动驾驶的战略所指 。 ”周圣砚说 。
基于L2的这些积累 , 智驾科技已经在提前布局L3/L4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 。 智驾科技告诉36氪 , 在L4级自动驾驶商用车领域 , 智驾科技已经与几个主流车厂投入了开发工作 。
同时 , 联手生态合作伙伴也是智驾科技近期的一个重要议题 。 周圣砚表示:“接下来几年可能是L2+/L3-的大规模落地窗口期 , 行业内玩家都不会想失去这个窗口期 。 这个时候需要企业把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 在建立自己的护城河的基础上与生态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 。 ”
【智驾科技MAXIEYE 完成3亿元B轮融资,年内ADAS产品将于两款乘用车量产落地】智驾科技本轮融资的领投方——国内头部的汽车电子企业德赛西威副总裁李乐乐表示:德赛西威将和智驾科技深度合作 , 携手拓展商用车领域自动驾驶市场 , 未来将进一步布局商用车自动驾驶运营和服务 。 未来双方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合作 , 可以拭目以待 。 (36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