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前,楼市有两个“圈套”?曹德旺曾提醒,经济学家:有点反常( 二 )
对比全国上万家房企的总量 , 这个数字当然并不多 。
但是 , 破产的区域大部分都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 ,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
江浙粤的房价 , 在全国遥遥领先 , 当地居民的购房杠杆率 , 也一直居高不下 。
文章开头我们已经说过 , 6大发电集团下的沿海电厂 , 同样来自这些地方 , 当地的房企也认识到了:只有不停的赶工期 , 才能避免现金流出问题 。
开发商们的困局放到一边 , 12月份前 , 楼市还有2个“圈套” 。
第一 , 二手房持续走弱的压力 。前几天 , 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70城房价指数 , 其中有一个亮点:二手房价格下跌的城市达到了35个 , 这是54个月以来首次逆转超过上涨城市 , 青岛、安庆、郑州等13城市房价回到了一年前 。
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 今年前三个季度已经有“先兆”出现 。
今年二手房市场成交量 , 在4月份达到2018年以来历史高点 , 之后受市场调控不断加码影响 , 成交量逐月下滑 。 到了9月 。 成交量为97235套 , 环比8月下跌4.18% 。
为什么二手房的跌势绵绵不绝?
一方面 , 因为新房限价 , 一二线出现房价倒挂 , 二手房变得越来越不具备性价比 , 另一方面 , 三四线新房库存一大堆 , 没人愿意买二手房 。
笔者觉得 , 年底之前 , 二手房很有可能再降一波 。
第二 , 房地产库存再次升高的风险 。如上文所说 , 就算开发商想尽一切办法 , 房子如期交工 , 可那些已竣工却没卖出去的房子 , 必然会形成新的库存 。
根据经济学家李迅雷前几天的测算 , 我国商品住宅广义库存在经历了2016、2017年的连续大幅下滑后 , 2018-2019年又开始持续攀升 , 当前已经回到2013年底的水平 。
所以 , 住宅的库存并没有那么低 , 只是竣工待售的现房特别少 , 而已经开工 , 却还没卖出去的期房 , 并不少 。
广义住宅库存的触底回升 , 说明随着价格的上涨 , 供需关系已经在往差的方向走 。 而房价走平和下跌的城市逐渐增多 , 他认为:我们或许正在靠近量价齐跌的“临界点” 。
房地产供求关系的逆转 , 往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的 。
这种局面 , 实业家曹德旺今年提醒了两次 。第一次是在9月份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如果房地产的问题不解决 , 还是盖那么多的房子 , 所有银行的资金、劳工资源等所有的资源都会流向房地产 。 我建议 , 削减不应该的、虚假的投资 , 不搞那么多的房地产 , 大批的劳动力就剩下来了 。
第二次是在11月份上旬 , 接受《其实我想说》节目组专访时说:我有4个不做 , 互联网不做、房地产不做、金融产品不做 , 煤矿不做 。
让楼市陷入二手房降价、库存升高的压力 , 让房企面临不“赶工”就倒闭的困局 , 曹德旺这两次“提醒”就戳中了本质 。
原因就在于:以前扩张的太快 , 房地产吸纳的劳动力、银行信贷太多 , 自然会捆绑其他行业 。
经济学家梁中华也发现了楼市“很反常”的迹象 。从去年年中至今 , 新房和二手房销售金额、销售面积均在明显走弱 , 销售面积也在下降 , 投资额却异常坚挺 。
实际上 , 从2018年以来 , 尽管楼市销售增速持续下行 , 但房地产投资却持续走高 , 当前仍维持在10%以上的高位 。
这种反常 , 与发电量的“背离” , 房企赶工期有很大关系 , 也预示着房地产处在“冷热交替”、“新旧转换”的重要关口 。
销售确实在下滑 , 加快施工的投资却可能“说撤就撤” , 数据的背后隐藏着“真相” , 购房者应该做的 , 就是安安静静等待2020年的到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