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帮机器看懂人类的世界,到底有多难?( 四 )


极客公园:你在 2018 年创业做光鉴科技的时候 , 正好是 AI 很热 , 行业公司都在切安防领域的时候 , 为什么你没有选择这个方向?
朱力:当时确实很多创业公司融到了很多钱 , 我认为投资机构把科技当成下一个互联网 , 希望用更多的钱来加速成熟 , 这个有点预期过高 , 因为你不能跳过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实现规模化 。
比如具体到安防 , 主要的买方是政府机构 , 业务逻辑很长 , 我们刚从美国回来 , 面对这个业务链条我们只能远观;另外 , 硬件生态已经有非常成熟的企业 , 占据了核心资源 , 例如海康、大华 。 这个时候你如果做硬件 , 势必要和他们的硬件结合 , 那你就成了巨头的供应商 , 地位尴尬 , 也很难有话语权 。
如果直接去做硬件 , 能做出来一个比巨头更好的 , 可能性也不大——新技术不是上来就能碾压旧技术的 , 它只能从 60 分逐步往上走 。 同时成本上 , 你也做不过巨头 。 一个新的创业团队上来就去有巨头的市场厮杀 , 生存概率不会高 。
我在大学时候玩《星际争霸》 , 它会根据你的水平给你推荐对手 , 通过练习不断成长 。 如果上来就给你推荐一个大师 , 那你就根本没机会了 。 所以我觉得创业不光是几个创始人的事 , 而是和团队一起战斗 , 要先打一些小仗 , 胜仗 , 迅速成长起来之后再去更大的赛道和舞台上去 PK 。
极客公园:但确实也存在行业里会有公司为了市场份额 , 去赔钱来做业务 , 打压对手 , 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朱力:我们也在思考 , 假如某些场景我们领先的情况下 , 对方如果用价格战我们要怎么办 。 价格战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 , 伤敌八百 , 自损一千 。 我觉得第一个判断就是 , 这个仗要不要打 。
而如果有些重要场景 , 和深度摄像头结合起来 , 能建立很高的壁垒 , 如果判断必须打这场仗 , 就要用钢铁的意志去打 。用丘吉尔的话是:「you 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 。 因为你不能输 , 输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 非常现实 。
我认为一个好的企业 , 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考验地成长起来 。 你看腾讯过去经历的大战 , 那些战斗只会让他去思考和调整 , 把格局打开 , 变成更伟大的公司 。 在这个过程中 , 必然有人要磨砺你 , 要么被磨死 , 成为别人的垫脚石;要么把别人磨死 , 让他成为你的垫脚石 。 但不管怎样 , 最后成长起来的企业都是极有战斗力和生命力的 。
03
「不惑」就是不 Care 了 ,
这不对
极客公园:作为创业公司 , 你在面试和招人的时候 , 主要会观察求职者的什么?
朱力:第一 , 我会看这个人的自驱力来自什么地方 。 谁白了 , 我们现在一百多号人 , 我不可能去微管理任何一个人 , 没有这个精力 , 需要这个人能自己找到问题 , 然后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比如你问有些人 , 为什么要参加某些活动或者比赛 , 他会说因为家长或者导师要求的 , 那他的自驱力就来自上级的表扬 , 这个自驱力就很弱 。 我们希望找到一些本真的自驱力 , 例如就是想把一件事做好 , 或者就是对某些事感兴趣 , 那他在公司会有更好的发展 。
第二个是学习能力 , 看一个人有没有自我学习的兴趣和方法 。 我在硅谷的时候 , 很多同事年龄很大 。 回国后发现有「35 岁焦虑」这么个情况 , 我就很不理解 , 人不应该是随着年纪增长越活越有智慧吗?
后来我发现 , 有些人因为工作或者是社会责任 , 以及生活的磨砺 , 渐渐对学习这个事儿失去了兴趣 。 不是有句话叫「四十不惑」嘛 , 我有个解释 , 不惑就是不 Care(关心)了 。 而如果不 Care 了 , 就很难再去发展和成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