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杨玉给采访人员展示的相关视频类App取消订阅步骤的截图 , 采访人员看到 , 取消续费相关条款均采用灰色、偏小号字体设置或隐藏在相关服务条款内 。
“取消订阅时 , 得照着操作步骤一步步来 , 一下子根本记不住 。 好几次都因为太麻烦就放弃取消了 , 几个App的会员费 , 每个月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 ”杨玉说 。
采访人员下载多款带有自动续费功能的App发现 , 如果要退订 , 则需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找到4级或5级界面 , 点击相关按钮才能完成 。 此外 , 部分App尽管会以邮件的形式提前进行扣款提示 , 却未在邮件中提供退订方法 。 有的App绑定自动续费服务后 , 会在下一服务计费周期开始前几天便扣除会费 , 而且消费者无法退款 。
规则设计利于商家
自动续费纠纷频发
今年5月1日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 其中明确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 , 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5日 , 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 , 由消费者自主选择” 。
办法还规定 , 在服务期间内 , 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显著、简便的随时取消或者变更的选项 , 并不得收取不合理费用 。
但现实中 , 因App自动续费引发的投诉纠纷并非个案 。 在相关消费者投诉平台上 , 以“自动续费”为关键词的投诉多达6万余条 。
“很多App商家利用消费者的模糊意识或维权意识弱 , 打擦边球 。 很多消费者在没有充分知情的情况下 , 选择了自动续费 , 这和App入口的续费规则设计有直接关系 。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王四新分析说 。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郑宁看来 , App自动续费并非新问题 , 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是App经营者受利益驱动 , 在产品设置上采取了有利于自己的方案 , 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 , 而且相关监管不够到位 。
“对于平台来说 , 自动续费对增加用户黏度和获利有很多好处;对于消费者而言 , 不仅信息不对等 , 而且缺乏信息沟通的能力 。 平台和消费者其实达成了一个并不公平的条款 , 如果消费者默认 , 就意味着自动续费 , 并且会不断续下去 , 乃至于一些消费者不使用这款App了 , 续费还在继续 。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 。
此外 , 朱巍还提到 , 一般提供服务的平台与支付渠道之间有着特殊的协议 , 很多支付方式都是免密支付 , 并不需要再次向消费者确认支付 , 这一过程在不被消费者察觉的情况下完成 , 也容易导致自动续费纠纷频繁发生 。
赚记忆税涉嫌违法
多管齐下加强监管
有业内人士坦言 , 对App经营者来说 , 吸引用户付费属于是常见的盈利方式 。 PPT演示设计师王路告诉采访人员 , 现在各类App都会想方设法地让用户选择自动续费 , 一方面可以通过付费会员培养用户习惯 , 提高产品的黏性;另一方面 , 厂家也知道用户经常会“忘记取消” , 从而赚取用户的“记忆税” , “但是付费盈利也应有道” 。
郑宁对此表示认同 。 他指出 , 用户付费是App的重要盈利手段 , 一些App经营者通过人为设置烦琐的退出步骤、自动续费不提醒、故意使用小字提示等方式 , 给消费者行使知情权和选择权制造障碍 , 从而达到用户续费的目的 。
那么 , 应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自动续费乱象?多位受访专家建议 , 当前应依法依规对App变相强制自动续费问题进行治理 , 把主动选择权还给消费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