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扎根 , 坚持将最难的事做到最好
“中国奇迹”是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而创新是其中最核心的要素 , 从1978年至今 , 国家支持创新的政策从未中断 , 在每一个“五年”计划中 , 科技创新都是重要内容 。 如今 ,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 有没有高科技企业 , 不仅关乎着关键技术能否突破 , 也关乎着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突破能否商用 , 实现真正的可持续 。
自成立之初 , 中兴通讯就明确了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原则 。 据公开资料显示 , 2015年至2019年 , 中兴通讯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22亿元、127.6亿元、129.6亿元、109.6亿元和125.48亿元 , 近十年年均研发投入超过100亿 。 2020年 , 其研发投入金额达到147.97亿元 , 占营收比重为14.59% , 另据最新数据显示 , 2021年前三季度 , 其研发投入达141.7亿元 , 占营业收入高达16.9% 。
然而 , 坚持持续的科技投入并非易事 , 见效更需要时间的积累 , 不是今天扔过钱 , 明天就能长出铜板 。 谢峻石认为 , 中兴通讯不是一家张扬的企业 , 多年来一直坚持稳健务实的作风 , 向下扎根 , 坚持将最难的事做到最好的创新精神才是中兴通讯的标签:“我们要向下扎根 , 做好关键技术跟基础科学 , 贡献更多的底层能力 , 这就需要我们耐得住寂寞 , 保持定力 。 ”在谢峻石看来 , 这种持续的创新能力深深根植于中兴的企业文化之中 。
文章图片
从康波的演化规律来看 , 当前的世界正处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增长期 , 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正在加速转变为产品或服务 , 而谁在新一轮技术浪潮中拥有更多创新的所有权 , 谁就能赢得下一个“五十年” 。
2021年 , 全球知名的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JLL)在其发布的报告中指出 , 以中兴通讯为代表的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商 , 已成为全球5G标准的主要参与者和制定者 , 在5G技术、专利、标准、产业、终端等方面全面引领全球 , 截至目前 , 中兴通讯的专利技术价值已超过450亿元人民币 。
“实力才是硬道理 , 你如果达不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话 , 你是没有话语权的 。 ”
在三十六年的发展历程中 , 中兴通讯凭借着自身的技术积累 , 实现了从CT(通信技术)到ICT(信息通信技术)的转型 。 2020年 , 中兴通讯提出“数字经济筑路者”的战略定位 , 希望通过以芯片、算法、架构、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等底层科技创新 , 为数字经济提供高效可靠的基础设施方案 , 为国家经济和产业转型贡献更多的力量 。
技术创新驱动 , 这是国家和社会对企业的期待 , 也是中兴通讯始终坚定走的路 。
如今 , 5G远程医疗、5G全息课堂等原来只在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现在已经触手可及 。 而这些 , 都是如中兴这样的中国企业的创新成果 。
用5G制造5G , 数字赋能 , 制造蝶变
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新的陌生时代已经明确到来 , 而我们曾经很熟悉的现代世界已经成为与现实无关的过往 。 ”2020年 , 数字技术从最初的信息通信领域向人类生活的各领域全面融合 ,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绕不过去的一条必由之路 。
文章图片
从一条生产线的改造 , 到一个车间的数字化转型直至一个厂区的数字全链接 , 中兴通讯南京滨江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就是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典范 , 其通过数字化技术拆“烟囱”、破“墙壁” , 以“用5G制造5G”的理念 , 用极致场景建立5G全连接数智工厂 。 据了解 , 该基地自2020年3月正式投产以来 , 每分钟可生产五台5G基站并发往全球 , 同时 , 在降本、提质、增效方面已给公司带来了显著的收益 , 实现了装配质量漏检率降低80% , 关键工序不良率降低46% , 产线人员减少28% , 产线调整周期缩短20%等 。 根据西门子的测评报告 , 中兴通讯南京滨江工厂的数字化典型应用总体水平为2.5 , 高于业界平均2.0 , 精益成熟度总体水平为2.6 , 远超业界平均1.9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