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 , 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五院)抓总研制的高分三号02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 作为高分三号系列的第二颗卫星 , 02星将与01星在轨组网 , 为我国海洋观测、水利应用、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更强的信息支撑 。
文章图片
高分三号02星并不是01星的简单“复制” 。 在研制团队的优化设计和充分验证下 , 02星实现了三大性能提升、装载了两大“独家利器” , 实现两星组网后“看得更久、看得更清、看得更快、本领更强” , 极大提高在轨应用效能 。
延长成像时间 , 实现“看得更久”
作为一颗服务领域广泛、能够看地探海的应用卫星 , 高分三号系列卫星工作压力并不小 。 以海洋应用为例 , 高分三号01星已经成为当前监测海洋内波的重要载体 。 海洋内波是一种发生在海洋内部的波动 , 具有非常大的破坏力 , 对海洋工程、石油钻井平台和海底石油管道造成严重威胁 。 但全球海洋面积大 , 单次开机工作获取的信息量有限 , 为了满足应用需求 , 研制团队延长了02星在海洋观测模式下单次开机工作时长 。 同样工作一次 , 高分三号02星监测范围、获取信息量均为01星的2倍 , 特别是对海洋内波监测 , 在成像时间内可获取充足的海洋内波变化数据 , 为预警、防范做出及时响应 。
【高分三号02星发射成功!高分家族再迎新成员】优化成像机制 , 实现“看得更清”
作为一颗雷达星 , 全天时、全天候成像的独特优势令高分三号01星成为应急救援中的重要“帮手” 。 在01星良好表现的鼓舞下 , 研制团队坚持精益求精 , 要让高分三号02星“看得更清” , 为应用部门提供画质更好的卫星影像 。 为了做到这一点 , 团队大胆创新、巧思破解 , 以极大程度地减小“扇贝效应”为突破口 , 提出将02星打造成太空“无影灯”的优化思路 , 做到均匀辐射观测目标 , 实现探测影像的地势起伏更加立体、细节呈现更加清晰 , 成像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
缩短重访时间 , 实现“看得更快”
正式“入职”的高分三号02星将与01星在太空“组队”探测 , 大大缩短重访时间 , 意味着同等条件下获取数据更多、速度更快 。 以科考为例 , 2019年12月 ,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员乘坐“雪龙”号驶离中山站 , 前往澳大利亚霍巴特港 , 高分三号卫星提供了高分辨率的船舶周边海冰密度、厚度 , 以及中山站周边海域冰情数据 , 为“雪龙”号安全航行提供路线规划 。 当时 , 01星对“雪龙”号航行情况的监测仅能做到一天1~2次成像 。 今后 , 在相同条件下 , 高分三号01、02星配合可实现单日成像3次以上 , 有助于提升“雪龙”号航行路线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
装备两大“利器” , 实现“本领更强”
在原有性能提升的基础上 , 研制团队还应用户需要 , 在高分三号02星上增设了两个“独家利器” 。 一是创新增加了AIS船舶定位技术 , 及时更新海上船舶的位置信息并引导对船舶成像和识别 , 及时掌握海洋气象、航行信息等数据 , 有助于保障海上生命安全、提高航行的安全性 。 二是增加了星上实时处理器 , 在特定观测模式下可以即时进行数据处理 , 省去了数据处理的“中间商” , 直接与用户“见面” 。 以前 , 01星从获取数据到用户拿到影像图需要间隔几个小时的时间 , 02星在十几分钟内就能处理完成——这对于应急救援来说 , 无疑是个巨大的飞跃 。
高分三号卫星的应用让我国实现了高分辨率多极化数据的自主可控 。 如今 , 高分三号02星的成功发射 , 将促进我国微波雷达卫星实现从“有得用”到“用得好”的飞跃提升 , 极大提高微波遥感数据的连续性 , 为应用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源 , 进一步巩固我国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