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邓双琳 冯晓亭 闫俊文
来源/燃次元(ID:chaintruth)
最近 , 直播电商行业一波未平 , 一波又起 。
双11过后 , 李佳琦、薇娅直播间与欧莱雅面膜的“价差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 在各方压力之下 , 欧莱雅多次道歉 , 才勉强平息“众怒” 。 而李佳琦、薇娅“封杀”欧莱雅的举动 , 也让不少品牌方感到不安 。
面膜事件刚过去 , 又一“炸弹”引燃了全网 。 11月22日 , 也就是昨天 , #雪梨和林珊珊逃税被处罚#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 , 截止目前 , 阅读量已超8.7亿 。
据报道 , 浙江省杭州市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 , 发现朱宸慧(雪梨)、林珊珊两名网络主播涉嫌偷逃税款 , 杭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对朱宸慧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拟处1倍罚款共计6555.31万元;对林珊珊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拟处1倍罚款共计2767.25万元 。 日前 , 杭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已依法向朱宸慧、林珊珊下达税务行政处理决定书 , 并依法履行税务行政处罚告知程序 。
当晚 , 雪梨、林珊珊就“偷逃税被处罚”一事发表致歉信 , 并表示将暂停直播间直播 , 进行规范和整顿 , 依法缴纳罚款 。
这不是第一例因税务问题被罚的主播 , 却是首个被实名披露的网红主播偷逃税案例 , 极大“震慑”了整个行业 。 相关人士告诉燃财经 , 这只是一个开始 , 未来“不乏有其他头部主播被查处”、“有关部门已经掌握了约100万个的主播销售收入数据 , 并按照这个名单下派到各地机构 , 让机构通知个人自查自纠 , 并在杭州、广州、北京、上海成立了4个专项组” 。
2020年 , 疫情的突然来袭 , 倒逼了无数行业数字化与线上化的发展 , 其中 , 发展最为快速的业态非直播电商莫属 。 这个发轫于2016年的业态 , 突然成了显学 , 被各方追捧 , 直播电商也成为了一支“兴奋剂” , 为各个平台带来了高额GMV , 还培养出“一呼百应”的头部大主播 。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 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到9610亿元 , 同比大幅增长121.5% , 预计2021年直播电商整体规模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 , 规模将接近12012亿元 。
就在刚刚过去的双11大促 , 直播带货又猛刷了一波存在感 。 星图数据显示 , 2020年10月21日-11月11日直播带货金额为729亿元 , 而今年10月20日-11月3日全网直播带货金额为821亿元 , 已超过去年“双11”直播带货总金额 , 且在11月4日至10日该金额还在持续增长 , 合计共产生近415亿元销售额 。
10月21日 , 两位头部主播李佳琦、薇娅的“双11”促销首日销售成交额战报出炉 , 二人合计成交额达189亿元 。 在10月20日下午开始的12个半小时直播中 , 李佳琦直播间成交额就已达106.5亿元 。 薇娅比李佳琦提前半小时开播 , 一天内的成交额也达82.5亿元 。
据海豚社发布GMV榜单对比数据显示 , 在2018年GMV前20的电商平台中 , 有近一半的企业在2020年已经掉出GMV前20的名单 , 而抖音、快手一类的直播电商正在迅速崛起 , GMV增长迅猛跻身名单前列 。
直播带货的快速爆发 , 埋下了不少隐患 。 在雪梨和林珊珊偷税漏税事件之前 , 这个行业就频频出现“翻车事件” , 例如流量造假、产品造假、主播人设倒塌等 。 在之前 , 已有多件直播带货行业的不规范行为被相关部门查处 , 但事实上 , 监管对于这个新兴行业一直处于“观察”状态 , 没有明确出台具体监管条例来完全干涉 。 这次雪梨和林珊珊被查处 , 或许标志着这个行业将彻底告别野蛮生长 , 步入合规、合法的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