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昨日晚间 , 据港交所文件披露 , 商汤科技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海通国际和汇丰银行 , 预计很快会在港交所上市 , IPO计划募资10亿美元 , 其中60%将用于公司研发投入 。
此前 , 路透社曾报道称商汤科技港股IPO获得批准 , 对此 , 商汤科技此前一致对外的回应是:“感谢您的关注 , 公司对此不予置评” 。 如今 , 随着港交所文件的发出 , 一切皆已水落石出 。
据招股书显示 ,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 , 商汤营收分别为18.5亿元、30.3亿元、34.5亿元 。 但在营收表现向好的同时 , 商汤科技企业亏损的情况同样值得留意 , 2018年、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6月30日 , 商汤科技分别净亏损34.33亿元、49.68亿元、121.58亿元及37.13亿元 。
在营收增长的同时 , 商汤科技整体的企业亏损也在扩大 。
港交所聆讯正式通过
成立至今 , 商汤科技已完成了12轮融资 , 融资总金额累计达到52亿美元 , 其中 , 仅2018年就完成超过20亿美元融资 。 作为AI四小龙中营收和规模均最大的企业 , 商汤科技的上市计划披露时间 , 却是四家中最晚的 。
去年11月 , 有媒体曝出商汤科技预计在3年内A+H股两地上市 , 据接近商汤科技的投资人称当时公司便已经在和券商接触 , 但商汤科技多次对外回应“不予置评” 。 最终 , 商汤科技启动上市计划的消息随着港交所披露信息被公之于众 , 据港交所称 , 商汤在今年8月27日就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
随着商汤科技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 公司正式登陆港交所上市的步伐似乎也正在临近 , 不过 , 人工智能企业的盈利难题 , 似乎也正在成为困扰着商汤科技的老大难问题 。
商汤科技的业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智慧城市、智慧商业、智慧生活、智能汽车 , 在商汤科技2021上半年财务数据中 , 四大板块业务收入分别为7.86亿元、6.47亿元、1.48亿元和7060万元 , 营收占比分别是48%、39%、9%、4.3% , 其中 , 智慧城市与智慧商业营收合计占比超过80% 。
据财报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6月30日 , 商汤科技软件平台的客户数超过2400家 , 其中包括超过250家《财富》500强企业及上市公司 , 119个城市以及超过30余家汽车企业 , 同时赋能超过4.5亿部手机及二百多款手机应用程序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目前 , 商汤科技智慧城市与智慧商业这两大业务的营收增速均在减缓 。 2019年和2020年 , 智慧商业的增速分别为41%、23% , 智慧城市的增速则分别为139%、7% 。
据此前商汤科技招股书显示 , 成功上市之后 , 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的60.0%用于增强公司研发能力 。 其中 , 约10%用于扩大公司的AIDC计算能力 , 10%用于增强AI芯片设计能力 , 另有15%用于提升公司人工智能模型相关能力 , 另有25%用于开发产品并增强其他人工智能研发能力 。
在更加看重企业营收能力的二级市场 , 商汤科技如何在持续亏损以及核心业务增速开始下滑的不利局面下 , 公司同时还面临着高额投资短期无法取得回报的风险 , 商汤科技如何赢得投资人们的信心?这是一件具有挑战的事 。
AI企业“亏损”通病
过去两年 , 国内的人工智能企业先后启动上市计划 , 但各家的节奏与结果各不相同 。
AI四小龙企业中 , 旷视科技从港股IPO退出后转攻科创板上市 , 今年9月首发通过 , 但至今没有挂牌交易 。 云从科技于今年7月获得科创板批准 , 同样至今还未挂牌交易 。 同样在今年7月 , 依图主动申请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 , 终止上市计划 。
此外 , AI芯片企业云天励飞也于今年成功过会 , 医疗AI企业鹰瞳科技等也于今年过会完成上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