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
示范区即将颁布智能网联乘用车商业化相关政策 , 计划于年底前开放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 。 首批获得许可的企业将被允许在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 。
文章图片
街头安装的新型组合灯杆 。
路
“聪明”的路助力自动驾驶畅行
科创五街和经海二路交叉路口 , 每隔几分钟 , 就有一辆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驶过 。 就在通过这个路口的瞬间 , 路口车辆有多少、行人是否经过、红绿灯还有多久变化等各种交通信息 , 都不间断地传递给车辆 。
这是一个“聪明”的路口 。 让路口变聪明的是路边的多功能综合杆 。 杆子上架设着十几个设备 , 除了常规路口的探头外 , 还有低延时相机、鱼眼相机、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边缘计算单元等 。 这些设备观察到路口的交通情况后 , 先汇总到边缘计算单元 , 再上传到后台 , 后台接着传送给行驶在路上的自动驾驶车辆 。 看似复杂的过程 , 甚至用时不到一秒钟 。
智能路口可以实现对道路、车辆、行人、交通事件等的全要素监测感知 , 以车路协同方式为自动驾驶提供协同感知与决策控制 , 不仅极大降低了自动驾驶系统成本 , 更提升了车辆感知决策能力和安全水平 , 有效弥补单车智能的不足 , 从而本质上解决单车智能驾驶遇到的技术瓶颈 , 提升自动驾驶能力和安全 。 市自驾办工作人员举例 , 自动驾驶车上都会配备相机和雷达等传感器 , 但车辆在十字路口转弯时容易被大车遮挡视线 , 产生了视觉盲区 , 这个时候 , 路侧设备的超视距感知便能及时给车辆推送实时信息 , 让车辆安全通行 。
??展望
此前 , 示范区建设1.0阶段重点在包括荣华路、宏达中路在内共计28个路口部署与交通、交管复用的协同感知设备、边缘计算单元和V2X通信网络等路侧智能基础设施;示范区建设2.0阶段 , 将实现经开区核心区60平方公里300多个路口的智能基础设施全覆盖 。
文章图片
小马智行无人驾驶车辆驶上马路 。
城
“车路联网”助力城市治理解难题
这种智能化的路口背后 , 也是城市治理手段的升级 。
示范区出台北京市首个《多功能综合杆及配套设施管理办法》 , 在全国率先启动“多杆合一、多感合一、多箱合一”规划建设 。 “将路口多杆合并为一杆 , 标准化建设多功能综合杆 。 ”相关工作人员说 , 按照“多感合一 , 设备复用”原则 , 通过对同一点位的摄像机和雷达等杆上设备进行充分整合复用 , 形成了自动驾驶、交通交管、公安、城市管理可复用的路侧智能基础设施配置方案 , 避免了市政设备的重复建设 , 降低了路段设备的建设成本 , 同时美化了市政环境 。 示范区与交管部门深度合作 , 实现荣京街、荣华路干线信号机协调控制 , 通行效率提升30%以上 。
实际上 , 无人驾驶早已“驶”入城市治理的多个领域 , 解决难题 。 曲丽丽也介绍 , 京东已经与经开区相关部门合作 , 利用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巡检巡查 。 比如 , 在一些城市道路上 , 自动驾驶车辆可以辅助交警巡查违章停车 , 并拍照记录;施工的路段 , 也可以配合市政部门对建筑垃圾进行检查 , 提醒相关企业及时处理 。
??展望
“车路协同可以通过实时接入的移动车辆和路侧智能基础设施对城市进行动态扫描 , 为城市物联网的构建和大数据管理提供基础信息 , 增强对城市路网运行、市政环卫、城市物流以及智慧公交等不同平台的宏观管理 , 为城市高水平治理赋能 。 ”孔磊说 , 未来 , 示范区将持续开展场景创新 , 鼓励企业参与产品研发、技术应用、道路测试、场景示范等各类合作 , 并对优秀项目予以政策及资金支持 , 进一步丰富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 。 下一阶段将在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 , 实现接入千辆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 , 服务万辆网联车辆的总体目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