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的泥潭里不仅有知乎( 三 )


图5/5
哔哩哔哩股价表现(2021年1月至今)
在预设顺利的情况下 , 内容机构可以通过优质内容获得用户和流量 , 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 , 流量转化为广告费用 。 这也构成了市面上绝大多数内容平台的商业模式 。
这原本是一个清晰的互联网业务逻辑 , 但和其他所有行业一样 , 都会面对过度竞争的问题:当所有平台都希望用内容粘住用户的时候 , 用户的注意力又将如何安放?用户的流量价值与会员价值 , 是否会在多个平台的争夺中被稀释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 答案是肯定的 。
除了宏观经济对于广告投放的影响之外 , 内容平台规模的迅速扩大 , 也在透支企业的广告支出 。 一头是用户有限的使用时长 , 一头是商家随经济增长规模支出的广告预算 , 中间却是不断在增加的平台数量 。
另外对于大多数UGC平台来说 , 都必须依赖内容生产者来供应内容 。 但目前的情况是各个平台的内容生产者高度重叠 , 内容团队的视频或者图文分别上传至多个平台 , 只有极少数签约独家供应 。
平台的名字各有不同 , 但内部的内容来源区别不大 , 这意味着平台之间的竞争压力变得更加剧烈:内容区别度既然不高 , 就只能用更高的成本拼运营了 。
写在最后
内容平台在资本市场中被看衰 , 不仅是知乎一家的事情 。
相反 , 由于知乎的高净值读者群被市场认可 , 商业化效率在不断提升当中 , 资本市场仍对其抱有期待 , 才撑起了50亿美元的市值 。 这是一个不算低的数字 。
曾经的短视频平台作为一个商业化上更加“先进”的形态 , 在消费互联网红利殆尽 , 用户增长见顶的环境下 , 在用户粘性和时长碾压长视频 , 甚至在蚕食用户在即时通讯应用——也就是微信上的使用时长 , 成为晦暗的环境中少数的亮色 。
然而在当下经济环境之下 , 即使是短视频老大字节跳动的广告收入增长也开始停滞 , 这意味着国内大多数互联网内容平台陷入了困境当中 。 当增量消失 , 平台却仍需要持续的内容投入来吸引并留住用户时 , 这个行业不会有任何赢家 。
【内容的泥潭里不仅有知乎】(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