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万亩智慧农业园:积极探索现代科技农业发展新模式( 二 )


现场演示负责人介绍 , 此次共有12台件无人驾驶农机设备参与现场展示 , 其中有7台件无人农机设备进行了水稻收获、水稻收获与接粮作业协同、翻地和耙地等4项现场作业演示 , 其余设备进行了静态展示 。 这些都是碧桂园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一批、第一代样机 , 其中无驾驶室的300马力以上的大型无人谷物联合收获机属于世界首创 , 无驾驶室的300马力以上无人拖拉机也是国内首创 。
国家特聘专家、华南农业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兰玉彬教授认为:“这些农机都有自主知识产权 , 未来在智慧农业、无人农场等方面肯定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 ”兰教授表示 , 期待碧桂园农业发展越来越壮大 ,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 , 真正在无人化作业领域能够成为一个领头企业 。
依托“智慧大脑”
万亩农业园要造数字农业技术应用样板
无人农机的自动作业 , 农田里灌溉管道的适时打开或关闭 , 随时监控的气象、土壤及虫害等情况……所有“自动”的背后 , 都离不开一个海量的“智慧大脑” 。
当天在无人化农场的办公室里 , 碧桂园对外展示了万亩智慧农业园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系统与智控管理云平台 。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 , 之所以能够实现无人驾驶作业 , 都是通过后台的智控管理云平台调度指挥实现的 。 “首先无人农机会按照云平台规划的最优路径进行作业 , 其作业轨迹实时上传到智控平台 , 我们就能收到实时的无人农机发动机的转速、油耗 , 作业速度、作业面积等作业信息 。 ”该平台上还有与农业相关的各种信息 , 如打开农情监测系统 , 可以实时看到气象、土壤、农作物病虫草害信息 , 做到提前预警预报 , 指导农业生产 , 还可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田间摄像头等 , 实时观察作物长势、监控病虫草害发生情况;打开智能灌溉系统界面 , 可以监测水稻田的水位……
可以说 , 这个智控管理云平台 , 就是整个万亩智慧农业园和无人化农场智控管理的指挥中心 , 也是数字农业技术、无人化技术和无人化农场管理的核心 。 该系统和平台具备基础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加工、处理、决策等软硬件技术和一体化;具备模型构建、算法研发、大数据分析 , 可服务多领域 。 “项目全面建成后 , 整个园区将会在一个智控管理平台的统一监控管理下 , 逐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监控管理信息化、决策分析数字化、管理指挥智慧化 , 实现农场管理运营的‘无人化’ 。 ”
在硬件和软件设施均为自主研发的大力保障下 , 碧桂园万亩智慧农业园的总体建设规划就是突出以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技术为核心和支撑 , 统领、覆盖和服务于整个园区无人化农场、设施农业、生态智慧渔业、农文旅等四个板块 , 目标是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省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技术应用的样板” 。
相关链接
碧桂园万亩智慧农业园
该园是佛山市三水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的核心项目 , 由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与三水区政府在2021年4月签署合作协议并投资建设 。
项目总规划面积9170亩 , 规划有无人化农场实验区 , 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生态智慧渔业示范区、农耕文化旅游游览区等四大功能板块 。 其中 , 无人化农场实验区占地约2556亩 , 以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主 , 是整个农业园高科技都市农业生产的核心区域 , 于2021年 1月率先启动实施 。 实验区积极推进数字农业技术应用 , 下一步将重点聚焦解决农机、农业、农场全系统无人化管理问题 , 探索出可推广、可复制的“碧桂园无人化农场模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