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之光2法师加点技能图 火炬之光2法师技能详解( 三 )


所以天地的形象显露在外并能得到验证,即使愚蠢的人也会明白;而阴阳的变化隐藏了起来没有人能看得见,即使是聪明人仍会迷惑不解 。
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 。
况且佛道推崇虚空,它驾乘着隐秘来操纵着超脱一切的境界,也主张广泛救济众多生灵,用佛教的理论来治理天下 。佛法一旦施发神威就没有上限,克制神奇的力量也没有下限 。
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 。
佛道从大处说它遍布宇宙,从小处说又能收拢一丝一毫 。
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 。
因为佛道主张不生不灭,超脱一切,所以虽历经久远而永不衰落 。它有时隐藏,有时显露,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传送着无数的幸福直到如今 。
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 。
佛道中寓含的神妙的道理和高深的玄机,即使遵循它也没有谁知道它的边际的;佛法的流传,深邃而静远,即使推崇它也没有谁探究出它的根源 。
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
所以众多平凡而无知的人,以及那些平庸浅陋之辈,面对佛教高深的旨意,能没有疑惑不解吗?
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 。
然而佛教是在西土产生并兴起的 。流传到大唐汉地就象明亮的美梦一样,照耀着大唐而流传着慈爱 。
昔者,分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 。
很早很早以前天地初开的时候,语言还没有传播,教化还没有形成,当今人们敬慕德行也懂得遵循礼仪 。
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
在漫长的等待中,人类由浑沌昏暗回归到今天正本清原的时候,世道更替,法度发生了变化 。
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
早先佛祖那光辉的容颜被一种颜色所遮蔽,佛光照耀不到三千大世界之上;
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 。
今朝它美好的形象才得以展开,我们似乎看到了空中端坐着佛像,甚至连它身上的三十二个显著特征都清晰可见 。
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涂;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 。
于是精妙的语言广为流传,才得以从生死的苦难中去拯救万物 。于是先辈说的有道理的话得以长久地传播,也才能在广阔的大地上引导众生度过苦难 。
然而真教难仰,莫能一其旨归,
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真的正教很难广泛流传,各种教派不能把真教的意旨精华统一归属到一起;
曲学易遵,邪正于焉纷纠 。
而邪僻的不正当的学问却容易使人依从,于是邪正之间就在教义上交错杂乱 。
所以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
所以空宗派和有宗派有了各自的观点;有时沿袭着旧俗便产生了争执 。
大小之乘,乍沿时而隆替 。
于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学说,就暂时沿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或兴或衰中交替流传 。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 。
有个叫玄奘的法师,是法门的领袖人物 。
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
他从小就很聪明,心怀忠诚,早就能明白"三空"的教义;
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 。
长大后他的神情、性格又和佛教的要求很是投合,他总是坚持包括"四忍"境界的佛门修行 。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
即使是松林涧的清风、湖水中的朗月,也比不上他的清丽华美;即使是仙饮的晨露、明亮的珍珠,岂能和他的明朗润泽相比?
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