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之光2法师加点技能图 火炬之光2法师技能详解( 五 )


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
花草树木没有知觉,尚且能凭借好的条件成就善事,更何况人类有血有肉有思维,却不能凭借好的条件去寻求幸福 。
方冀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 。
希望这部《大唐三藏圣教》经得以流传广布,象日月一样,永放光芒;将这种福址久远地布撒人间,与天地共存,发扬广大 。
(上述为唐太宗李世民写的序文)
{玄奘表启上奏的当天,皇帝就下敕说:}
朕才谢珪璋 。
朕的才能不如圭璋玉质珍贵,
言惭博达 。
言词不能博闻通达 。
至于内典 。尤所未闲 。
至于佛典,自己尤其不熟悉 。
昨制序文 。涂为鄙拙 。
昨天所写的序文,非常拙劣,
唯恐秽翰墨于金简 。
唯恐自己的笔墨将金简污秽,
标瓦砾于森林 。
自己的言词象瓦砾那样混入珍珠之林 。
忽得来书 。谬承褒赞 。
忽然收到法师的来信,受到不适当的褒场赞颂 。
{玄奘接到皇上的敕谕后,又上表致谢,皇上下敕说:}
循躬省虑 。弥盖厚颜 。
自己躬身思虑反省,更加觉得没有颜面 。
善不足称,空劳致谢 。
我的序文不值得称颂赞美,空劳法师来信致谢 。
皇帝在春宫述三藏 。圣记 。
唐太宗李世民的回复
{皇太子李治(当时还是太子,刻碑时已做皇帝,故有“皇帝在春宫述三藏”之说)也撰写《述三藏圣记》说:}
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 。崇阐微言 。
显扬正确的佛教,如果不是智者则不能使经文广大,崇扬微妙的言词,
非贤莫能定其旨 。
如果不是贤者则不能确定其宗旨 。
盖真如圣教者 。诸法之玄宗 。众经之辄(足属)也 。
因为其如圣教,是各种佛法的玄妙源泉,是各种经论的轨范啊!
综括宏远 。奥旨遐深 。极空有之精微 。体生减之机要 。
它综括弘大长远,奥旨深远,极尽了空与有的精微,体悟了生与灭的机要 。
词茂道旷 。寻之者不究其源 。文显义幽 。
言词丰茂,道理广大,探寻其中义理的人,不能究测它的源头;文字显明、义理幽深,
履之者莫测其际 。
按照它去修行的人,无法探测它的边际 。
故知圣慈所被 。业无善而不臻 。
因此知道,佛的圣慈所包含的业感,无害而不到达彼岸;
妙化所敷 。缘无恶而不翦 。
佛的妙化所函盖的因缘,无恶而不被剪除 。
开法纲之纲纪 。弘六度之正教 。
开示法网的纲纪,弘扬六度(大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掸定、智慧 。)的正教,
拯群有之涂炭 。启三藏之秘扃是以 。
拯救众生于涂炭之中,开启三藏的秘密 。
名无翼而长飞 。道无根而永固 。
因此佛名没有羽翼而飞行于长空,佛道没有根基而永远坚固 。
道名流庆 。历遂古而镇常 。
从佛的道、名中流出幸福,经历千古而道名人常不变;
赴感应身 。经尘劫而不朽 。
佛的应身赴感显现,经历尘劫而应身常住不朽 。
晨钟夕梵 。交二音于鹫峰 。
早晨的钟声、夜晚的梵呗,两种声音在鹫峰交会;
慧日法流 。转双轮于鹿菀 。
慧日高照,佛法流转,佛在鹿野苑转动定慧双轮 。
排空宝盖 。接翔云而共飞 。
天空排列着宝盖,与下云相连而共同飞行;
庄野春林 。与天花而合彩 。
庄外旷野中春天的树林,与天上仙花合成续纷的色彩 。
伏惟皇帝陛下 。上玄资福 。垂拱而治八荒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