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_原题是:数字“加持” 即时配送让一刻钟生活圈扩容

文章图片
图1/1
开栏语:线上购物、在线外卖、无感支付等数字化消费场景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动全行业实现变革……数字经济不仅是商业模式的重大革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 更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实现路径 。
11月24日 , 达达集团公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 , 平台总营收为16.9亿元 , 活跃消费者人数由去年同期的3730万增长至5710万 。 不仅是达达 , 每日优鲜、叮咚买菜、闪送等即时配送企业也迅速增长着 。 随着人们对消费即时性需求的增长 , 短链物流得以快速迭代 。 短 , 意味着减少操作环节 , 运力响应随叫随到 。 基于数字系统对仓、拣、配全流程的高效分析和调度 , 人们足不出户 , 想买的东西仅需几十分钟便能送到手中 。 数字技术日益迭代不仅深刻改变了用户习惯 , 更为新的商业模式挪出了想象空间 , 在旧有的零售消费秩序中开辟出新的交易闭环 。
拣货系统广泛应用
若是将时间倒推回六年前 , 北京用户在每日优鲜下单购买一次生鲜 , 得等待两个小时才能收到商品 , 如今只需要30分钟 。 提速离不开企业通过数字技术对仓、拣、配三个环节的重构和升级 。
以每日优鲜望京东仓为例 , 仓内的品类已经达到4000余个 , 包括蔬果生鲜、日用百货、半成品、鲜花等 。 在配送员杨勇眼中 , 若是以过往靠拣货员的记忆来分拣货物 , 一旦出现订单暴增的情形 , 根本无力招架上千件商品 。 正是因为公司升级系统 , 将每个品类对应相应的库位 , 拣货员仅需手持巴枪一扫描就能确认商品信息 , 让拣货环节和配送环节的效率都得到提升 。
事实上 , 生鲜前置仓这套拣货系统已经在行业中广泛应用 。 为了更贴合用户需要 , 每一个门店还会对周边3公里的消费群体进行数据分析 , 从海量的SKU中筛选出高频的商品订单需求 。 这既能增强用户的下单次数 , 加强库内周转 , 还能提升门店坪效 , 尽可能减少当日的滞销率 。 据叮咚买菜公共事务副总裁安琪介绍 , 例如上海用户更喜欢吃绿叶菜 , 而北京用户爱买大件包装 , 那么平台会在品类上进行相应调整 。
数字系统的加持如同为生鲜电商增设了自动感应器 , 市场的细微变化都能在短时间内被企业捕捉 。 无论是在疫情严峻时期 , 还是大雪、降温等特殊天气 , 平台都能做到未雨绸缪 。 据阿里旗下社区电商淘菜菜数据显示 , 由于11月全国22省市生猪出厂价连续六周上涨 , 累计涨幅超63% , 平台将通过直连130个生猪基地 , 投放2000万斤猪肉平价入市 。
拓展服务边界
除了送生鲜、酒饮、外卖 , 企业正设法让服务拓展得更宽 。 例如盒马App在近日上线洗衣业务 , 为消费者提供免费上门取送、72小时送回的衣物清洁服务 。 据介绍 , 盒马计划于明年4月前将洗衣服务覆盖京沪90%以上的门店 。
而闪送、顺丰同城等即配企业 , 则是将近场可能存在的消费情形都囊括其中 , 在帮送、帮取服务外 , 还增添了帮忙买、帮排队的消费场景 。 为了支撑这类服务能随时响应用户需求 , 企业在运力算法上也颇下功夫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