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数字人民币的隐性价值
来源:经济参考报
_原题是:充分挖掘数字人民币的隐性价值
正在试点之中的数字人民币 , 既是电子支付工具 , 更是数字化的法定货币 。 它将优化我国支付与货币体系 , 让电子支付更具通用性和便捷性 , 让现金使用更具可得性和普惠性 。 除此之外 , 数字人民币还具有一些隐性价值 , 应进一步挖掘 , 全面发挥其积极作用 。
从2014年着手研发工作到目前形成“10+1”试点格局 , 数字人民币渐成蔚然之势 。 这既是货币形态演变的必然要求 , 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 从近期看 , 各地区和冬奥会场景的试点速度有加快的趋势 。 从应用场景看 , 除了日常生活消费场景之外 , 还扩展到证券行业等领域;从参与主体看 , 在央行主导下 , 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科技公司、地方政府等多方参与;从钱包形态看 , 在手机数字钱包之外 , 还有智能手表、智能卡、滑雪手套、徽章等多种硬件载体;从使用功能看 , 除了直接用于支付之外 , 还可以通过ATM与人民币现金进行双向兑换 。 最新数据显示 , 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 , 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4亿个 。
【充分挖掘数字人民币的隐性价值】随着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 数字人民币三个方面的隐性价值逐渐被认识 , 这也是数字人民币显著区别于其他电子支付工具的特性 。
第一 , 更好保护信息安全和金融安全 。 当前 , 我国部分支付机构合规意识淡薄 , 未经用户授权 , 以默认勾选、概括授权等方式 , 违规获取大量用户行为数据及生物识别信息;数据产权和使用权不清晰 , 部分数据被非法提供给第三方或用于大数据营销 , 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保护受到损害 。 而数字人民币收集个人信息时遵循“最少、必要”原则 , 采集信息量少于现有非银行支付工具 , 并严控个人信息的储存与使用 , 从而更好地保障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 。 央行行长易纲日前表示 , 除非有明确法律要求 , 央行不得将相关信息提供给任何第三方或政府机构 。 此外 , 数字人民币坚持“可控匿名”原则 , 有助于反洗钱、反逃税、反恐怖融资等工作 , 金融风险监测和防控的效率将提升 , 现金管理成本和社会治理成本将下降 。
第二 , 更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2021年是我国向“双碳”目标迈进的元年 。 在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下 ,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进入加速期 。 而数字人民币天然具有低碳、环保等特性 , 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 数字人民币不需要印刷铸造 , 没有折旧磨损 , 采取“央行-商业银行-公众”双层运营架构 , 发行、流通的能耗将大大降低 。 对银行而言 , 不需要建立金库等物理空间存储数字人民币 , 不需要运钞车进行调运 , 在柜面不需要进行点钞验钞 , 将降低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 。 日前 , 美团联合多家银行在全国多地开展数字人民币低碳出行活动 。 该活动将数字人民币的创新功能及场景与碳减排的社会公共价值进行融合 , 展示了数字人民币助推实现“双碳”目标的广阔前景 。
第三 , 更好提升人民币的形象和地位 。 近年来 , 尽管央行采取措施进行整治 , 但拒收人民币现金或对现金使用采取歧视性条件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 数字人民币推广使用 , 将提升人民币使用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 进而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 , 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 。 目前 , 支付互联互通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仍然面临阻力 。 数字人民币将实现与现有电子支付工具交互 , 打破支付壁垒 , 改变市场分割 , 在法律框架下推进场景、资金、信息、数据有机融合 ,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随着北京冬奥会和杭州亚运会的即将召开 , 如果数字人民币在相应场景下顺利使用 , 还有助于提高人民币国际形象 。 进而 , 如果我国在法定数字货币方面开展国际合作 , 加强在数字货币研发、监管等方面的共享交流 , 将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