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意读取不能使用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何时休?


不同意读取不能使用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何时休?

文章图片
图1/1

来源:法制日报
● 下载运行购物App , 需要允许通讯录权限;下载运行交友App , 需要允许位置权限;哪怕是借个共享充电宝 , 也被收集各种个人信息……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已成为用户的一大槽点
● 个人信息的收集具有隐蔽性特征 , 收集者与被收集者处于明显不对等的地位 , 用户对收集过程缺乏可感知性 , 加上相关法律规范存在模糊空间 , 都让App运营商有恃无恐
【不同意读取不能使用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何时休?】● 要压实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 尤其对于敏感个人信息 , App应该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 , 且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 , 才可以处理 。 同时 , 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 , 健全黑名单制度 , 对违法企业和个人进行联合惩戒
□ 本报见习采访人员 张守坤□ 本报采访人员
韩丹东□ 本报实习生王意天
今年4月 , 辽宁沈阳居民白鸽(化名)家的单元门换了新的门禁系统 , 使用门禁系统需要下载一款App 。 然而 , 白鸽发现 , 该App会读取用户大量个人信息 , 包括位置信息、录音、通讯录、相机等 , 用户不同意就无法登录使用 。
“一个门禁系统 , 为什么要收集这么多个人隐私?”白鸽和身边不少业主对此均很不理解 。
类似的情况并不鲜见 。 近年来 ,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一大顽疾 , 群众反映强烈 , 相关部门也多次查处通报 , 仍屡禁不止 。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何时休?带着这一问题 , 《法治日报》采访人员展开了调查 。
超范围获取信息
很多用户不知情
下载运行购物App , 需要允许通讯录权限;下载运行交友App , 需要允许位置权限;哪怕是借个共享充电宝 , 也被收集各种个人信息……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已成为用户的一大槽点 。
近日 , 上海市消保委针对消费者在使用共享充电宝过程中遇到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开展测试显示:有些充电宝App首次运行时 , 在用户授权同意隐私政策前 , 就收集个人信息;有些App收集了用户的姓名、性别等与租借充电宝无关的个人信息;还有些App存在未经用户同意或未作匿名化处理直接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等 。
江苏消保委2021年《电商平台侵犯消费者权益相关问题报告》显示 , 多家主流电商平台默认收集非必要信息 。 平台将基于个性化展示的商品、服务的展示浏览功能与用户协议捆绑 , 要求消费者默认同意接受平台收集处理消费者的设备信息、服务日志信息、浏览搜索记录等信息 , 以便平台通过消费记录和习惯 , 向消费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商品展示 。 平台即使提供了个性化展示关闭功能 , 也未提供信息收集终止功能 。
“个性化展示功能看似便利 , 实则限制了消费者浏览及购物自由 , 如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成功后 , 基于大数据的推荐 , 依然会频繁收到已购产品的推送 , 既不智能 , 更影响购物体验 。 ”江苏省消保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徐悦告诉采访人员 。
据了解 , 网上存在一些专业App , 用户下载后借此可以形成“隐私报告” , 查看到自己手机里的App在一周内收集了自己哪些信息、何时收集的、收集的频率、与哪些第三方共享了这些信息等 。采访人员下载后发现 , 不少App都在采访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 , 反复读取采访人员的各种个人信息 , 其中手机定位和相册是被读取最多的两项信息 , 有一款交友App连续6个小时、每隔几分钟就读取一次采访人员的手机定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