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年轻的视障工程师:为视障者点亮智慧生活( 三 )
这场雨一直下到晚上 。 在益田地铁站附近商场的一家餐厅 , 采访人员和王孟琦、吴益明、周富贵一起点了简餐 。 周富贵当天刚从合肥回到深圳 , 一家关注信息无障碍的企业请他去录制公益宣传片 。
近两年来 , 他们时常被邀请出席一些活动 , 分享做视障工程师的故事 。 吴益明坦言 , 有时候感到有点疲惫 , 可想到能让人们了解“网络盲道” , 又打起精神 。
王孟琦也是公益分享的常客 。 “媒体来采访我 , 起初觉得挺拉风的 , 可时间久了 , 感受更多的是责任 。 ”他对采访人员说 , 希望更多人了解视障者对上网的需求 , 他们盼着能汇聚起更多力量 , 一起推动这件有意义的工作 。
让互联网惠及更多的人(采访人员手记)
在没有接触视障者这一群体前 , 采访人员并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对他们有多重要 。 同样 , 互联网应用给视障者造成的障碍 , 大多数是无心之“过” 。 因为许多开发者并没意识到 , 视障者还会用手机 。 其实 , 视障者的上网愿望可能比视力正常的人更加迫切 , 这是他们认识外界的窗口 , 更是他们融入社会的重要桥梁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不让一个人掉队 。 眼下 , 互联网正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 让互联网惠及更多人 , 既能提升人们获得感、幸福感 , 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 统计数据显示 , 包括全盲及弱视人群在内 , 我国有1700多万视障者 。 更何况 , 每个人都可能因为衰老、眼疾等原因 , 需要借助听觉获取信息 。 在设计、开发网络产品时 , 要时刻惦记这么一个群体 。
采访人员采访时深切体会到 , 视障者的精神世界同样丰富 。 他们渴求与所有人一样 , 自信自强 , 自理自立 , 用辛勤付出赢得尊重 。 他们用努力打破固有成见——视障者除了成为盲人按摩师 , 还可以成为IT工程师、音乐人 , 展现多彩的奋斗人生 。
版式设计:蔡华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