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加剧,App工厂按下产品“上新”暂停键


内卷加剧,App工厂按下产品“上新”暂停键

文章图片
图1/3
封面来源 |视觉中国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陈桥辉
来源/Tech星球(ID:tech618)
一则有关多闪停止对旧版本App维护的公告消息 , 在互联网圈内不胫而走 , 多闪作为2019年挑战微信的产品 , 被不少人所看好 。
此次关于多闪的公告 , 虽然没提到停止整体运营 , 但从另外一方面看 , 多闪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用户留存少、流量增长慢的困境 。 同样 , 这些问题也成为了不少新产品的老大难问题 , 如何解决这类困境成为不少新产品直面的课题 。
从对过去几年的新产品成长情况看 , 除了抖音、快手克服了这些难题并成功崛起外 , 这几年互联网大厂疯狂推出的新App基本全军覆没 , 而且从2020年开始 , 新产品开始减少 , 不少超级App工厂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
2019年被视为社交产品的大年 。 在这一年中 , 有多款知名的社交产品上线 , 比如号称“三英”战微信的“子弹短信”、“多闪” , 以及“马桶MT”等 , 还有在这一年中誉为“七剑下天山”的腾讯 , 一口气上线了“猫呼”、“欢遇”、“朋友”、“灯遇交友”、“回音”、“有记”、“轻聊”等7款社交产品 , 就连阿里也推出新社交产品“Real如我” , 再战社交赛道 。
但进入2020年后 , 社交产品出新的速度降了下来 , 在数量上相比于2019年大幅降低 , 甚至部分明星产品也进入了下架或停止更新的境地 。 2021年5月 , 阿里“Real如我”宣布关停 , 意味着阿里在社交领域上的再次失败 。 一个月后 , 上线一年多的腾讯“朋友App”由于业务调整 , 再次关停 。
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存量博弈时代 , 不仅仅是社交 , 多个领域的新产品数量都在悄然缩减 , 包括互联网出行、本地生活、教育医疗、电商等 。
除了阿里、腾讯 , 以及被视为超级App工厂的字节 , 在近两年探索新产品的步伐上放缓了脚步 , 甚至一两个月也很难看到一款新产品面世 。
Tech星球根据公开信息 , 梳理了阿里、腾讯、百度、字节、快手、美团、滴滴等多家互联网巨头在2018年以来在国内推出的新产品信息 。 数据显示 , 2018年到现在 , 以快手为例 , 共推出了23款产品 , 其中2018年到2019年为14款 , 2020年到2021年为9款 , 而在2020年到2021年这个阶段中 , 2021年的新产品仅占3款 , 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
除了快手外 , 字节、腾讯等产品高产大厂同样如此 。
如果说前几年 , 互联网大厂通过不断地布局新产品争夺用户和时长 , 那么现如今在产品上的收缩 , 则反映了各大厂并没能在这些大量新产品的试错中跑出来 , 而且在开拓新市场上处处碰壁 。
大背景下 , 互联网整个行业的内卷 , 也让产品/业务被迫卷入其中 , 而按下不断扩张的暂停键 , 也是为了得到休整的时间 , 使自己能够冷静寻找出基于产品的新增长方向 , 在这脚步放缓的期间 , 互联网大厂的“产品观”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
App工厂按下“上新”暂停键
就目前市场而言 , 字节、快手、腾讯和阿里是外界熟知的超级App工厂 , 其中最具有关注度的当属字节 。
字节产品从2018年开始到2020年都处于一个高速的产出阶段 , 以独立App数为例 , 这期间共有19款产品上线 , 这不包括其他独立产品下的子产品 。 但进入到2021年后 , 字节的产品线收缩 , 如果包含还未上线的“识区” , 仅有5款产品 , 相比于2019年和2020年都有所减少 , 呈现下降趋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