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姜,石头缝里才有,看到别随意挖,它是珍贵的“骨碎补”

生活中,每个人对于生姜都不陌生,它是烹饪菜肴的时候常用的调味品,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生姜的种类有很多,有仔姜、老黄姜、小黄姜等品种,还有一些姜科植物,比如山姜、沙姜等也被认为是生姜的一种。
在南方的一些山里,有一种很特别的生姜,俗称“崖姜”,专门生长在山崖上的石头缝里,价值十分的珍贵。这种崖姜不是用来做菜的调料,它是一种珍贵的药材,药材名为“骨碎补”。





一种生姜,石头缝里才有,看到别随意挖,它是珍贵的“骨碎补”

文章插图

生长在石缝中的崖姜崖姜的根部粗壮,挖出来之后,形态和生姜很相似。但崖姜的表面有厚厚的一层绒毛,民间也常称呼它猴姜、毛姜,形容它像猴子一样,表面有一层棕色的绒毛。其实崖姜并非姜科植物,看它的叶子就知道,它是蕨类植物,在南方地区有较大的分布面积。
它在生长过程中,根系会慢慢扎根于石缝中,如果你在山里看到这种石头缝里长出来的蕨类植物,叶子还是五角形的,那很大概率遇到了崖姜。





一种生姜,石头缝里才有,看到别随意挖,它是珍贵的“骨碎补”

文章插图

“骨碎补”名字的由来好好的崖姜,为何又叫骨碎补?而且骨碎补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感觉很不一般。实际上,它这个名字源于《本草纲目拾遗》:“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作此名。”
这本书里说它是开元皇帝,也就是唐玄宗命名的,古代皇帝命名一种草药,听上去有点意思,不过这其中是否确有此事已无从考证,但却让骨碎补这个名字流传了下来,一同被人们所记住的还有它的功效。





一种生姜,石头缝里才有,看到别随意挖,它是珍贵的“骨碎补”

文章插图

骨碎补,但从字面意思来理解,骨头碎了还能补起来?显然这是比较夸张的说法,古时候没有现代医疗条件和技术,只能使用草药来治病,很多病症都有相应的草药,常用于伤筋动骨的草药便是骨碎补。在《开宝本草》《图经本草》等书中,都有很多关于骨碎补的记载,认为它尤其适合骨折伤筋这一类的症状,对它的价值大为赞赏。





一种生姜,石头缝里才有,看到别随意挖,它是珍贵的“骨碎补”

文章插图

请不要随意采挖在当今社会,骨碎补也是一种常用的药材,很多人识得它的形态之后,会去野外挖它。如果是自己用的话,还是不建议大家去挖它。因为它毕竟是一种药材,用法、用量都很有讲究,如果掌握不好量的话,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是药三分毒,尤其是草药,其中的生物碱成分大不相同,有些可能会损害人体健康,不要轻易用它泡茶、泡酒或者煲汤。一般只有那些药食两用的药材才比较适用于日常生活使用。





一种生姜,石头缝里才有,看到别随意挖,它是珍贵的“骨碎补”

文章插图

另外,由于骨碎补在石头缝里生长,如果大量采挖的话,难免会破坏山体,不利于保护自然环境。虽然骨碎补生长的地方海拔不算高,大约在500到700米左右的崖体上,但正因为如此,它距离人类生活的地方还是挺近的,大量去挖掘它的根部,不利于保持水土,所以看到了请别随意挖。【一种生姜,石头缝里才有,看到别随意挖,它是珍贵的“骨碎补”】朋友们,在你们的家乡是否有这种奇特的蕨类植物?欢迎留言交流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