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 二 )


可以说,《什么心理》是一本让我感觉有些惊艳的大众读物,不仅专业而且通俗、实用,值得反复品读 。
《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读后感(二):这本心理学普及书太实用了,学点心理学常识,生活更轻松
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系硕士,原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副教授陈晓,在《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中提到一个观点: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当父母一味地用负面的批评,和指责的言语来教育孩子时,孩子就会在无形中,变成父母讨厌的样子 。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父母子女之间,还存在亲密关系的恋人,夫妻之间 。
当你一直用负面的态度来评价或是定义对方,对方最后就会变成你口中指责的样子 。
陈晓教授指出,这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吸引力法则,当你期望什么,渴望什么,就会吸引什么 。
反之,你总是说孩子不好,伴侣不好,他们就会变得不好 。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我们想到对方的不好,对他们不满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管好自己的言行,不要总是抱怨和指责 。
我们要尽量找出对方身上,我们没有注意到的优点,并对优点给予肯定和认可 。
永远只看缺点,他们的缺点就越来越多 。
当你懂点心理学,你会发现生活可以变个模样 。
你也许会说,我不懂心理学,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
不要着急,生活中很多常见的问题,你都能在《什么心理》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
心理学没有那么玄幻,它也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
比如心理学首先会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自我,什么影响我们的行为,什么会决定我们的态度,以及生活中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现象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
下面就跟大家简单分享三点心理学的应用 。
第一,打骨折的价格,你要不要买它?
打个比方,你想买一套真皮沙发 。你知道周围邻居和朋友有人买了,价格大概几大千左右 。
你看中一款沙发定价要2万块 。
你觉得太贵不想买,销售员告诉你现在有折扣,折后只要4000多块 。
你一定会心动,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 。
紧跟着,销售员再告诉你,他们一款茶几也参加促销活动,原价5000的茶几,现在折后只要1500元 。
你又心动了 。
新沙发配个新茶几,没毛病 。
就这样,在各种打折的诱惑下,你会在原定购买沙发的预算之外,再多花一笔不少的钱 。
这就是一个有趣的决策心理现象,叫锚定效应 。
心理学家做过研究,当人们在做某些定量估计,比如对商品价格的估计时,如果在做估计之前人们接触了一些无关的数值,那么这些数值随后就会变成估计的起始值,这些其实直就像锚一样把估值锚住了 。
就像你的心理价位在五千,店家给你四千,你就会很快下单 。
厉害的销售员比心理学家更懂你的心,有时你觉得自己是精明理智的消费者,你的每次购物都是正确决策,但事实上你早就落入商家设定好的圈套 。
如何打破这种效应,成为真正理智不冲动的消费者,不多花冤枉钱呢?
教给大家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欲望冷静下来,让子弹再飞一会 。
在最终购买前,让自己保留1~2周的冷静期 。
在这个产品可能给你带来的价值和你需要付出的成本之间,做一个比较和分析,最后一周之后你再来决定是否真的要购买,这也就是延迟消费的意义 。
第二,家长要如何说服熊孩子?
如同文章开头提到的情景 。
父母教育孩子都有一肚子苦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