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高原边防战士宿舍全地下化设计?防风沙保暖,还兼顾隐蔽防御能力】

文章图片
之前我们看到了面向高原边防战士的后勤、驻守环境的多种加强 , 比如说具备热水、氧气、保温的高原保温方舱 , 还有保证后勤的新款防寒作训服、无源外骨骼等等 。 其实这些问题看似是后勤保障 , 但关系的是前沿的战斗力 , 高海拔任务打的其实就是后勤实力 。 在这方面还有更多的改善工作在陆续进行中 , 比如最近就报道了高原边防战士的宿舍已经改为全地下化设计 , 防风沙保暖 , 还兼顾隐蔽防御能力 。
根据社交媒体报道 , 高原某边防部队的驻训地已经采用了完全地下化的改进 , 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建筑其实都在掩体之下 , 通过一些敞开式坑道路线进行连接 , 整个基地就感觉是建立在地下一样 。
根据报道显示 , 这是边防部队防寒保障的一种全新举措 。 通过这种全地下化的设计方式 , 宿舍和一些主要建筑的处于地表一下 , 这样避免的直面高海拔的强烈风沙气候 。 而躲避风沙气候之后 , 这些住宿房屋的失温速度明显下降 , 这样在加上一定的采暖措施 , 就可以保证宿舍保温 。 这样的设计的另一个好处是 , 避免了风沙对建筑的直接侵蚀 , 而且也不会满屋子全是沙尘 , 居住环境是明显改善的 。
这种地下化设计的驻训基地 , 同时还解决了极寒条件下的供水问题 , 其实这也是高海拔另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 去年的加勒万对峙时 , 相信大家还记得印军不少士兵只有吃冰块、喝雪水 , 这样虽然能缓解饮用水的不足 , 但是一些河流结冻后可能是咸水 , 而且雪水长期饮用也不适合 , 还是需要正常的淡水才能满足 。 当时印军主要是通过C-130空运大量瓶装淡水 , 但也很难完全解决问题 。 而我们的驻训基地中 , 则是钻探淡水井 , 可以在极寒条件下保证战士饮水需求 , 就这一点来说后勤方面就相差太大了 。
其实这种地下化建筑设计也并非首创 , 驻守在很多高海拔点位上的战士 , 其实都会挖“地窝子”保暖 , 这个原理也通过高度落差避免大风迅速带走身体温度 , 从而都达到了防风保暖的目的 。 当然地下化建筑设计规模更大一些 , 需要挖掘大片的地面 , 将整个建筑群放到地下建设 , 尤其是高海拔的坚硬荒漠冻土层 , 开挖起来难度还是很大的 , 能将图片中这么多大一片驻训基地都建造为地下化 , 着实是废了不少心力的 。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 地下化设计也不仅仅是保暖 , 还有一定的隐蔽和防御能力 。 建筑如果从地面建立 , 那么通过光学、红外等观察方式还是很明显的 , 而如果不在地面反而是在地下 , 那么还是具有一定的隐蔽能力 , 甚至具备迷惑性 。 同时这种类似于坑道一下的地下化设计 , 利用地下化形成的战壕式的结构 , 也是非常有利于就地组织防御的 。 这对于高海拔地域建设防御设施难度较大的情况来说 , 这无疑是非常有效率的一种方式了 。 也算是坑道的另一种使用方式了 。
毫无疑问 , 这次的地下营房 , 是在高海拔的因地制宜是改进方式 , 既能防风保暖 , 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隐蔽防御能力 , 将有可能成未来严酷环境条件下的表情宿舍方式 。 而从这些后勤方面做出的努力 , 不难看出双方的巨大差异 , 毕竟印度目前只能依靠小炉子煮点糊糊吃 。 不过对方越是不爱惜自己人 , 越要小小心对方疯狂 , 一以免他们把印军士兵沦为满足个人野心的工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