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中国大手笔支持科学大奖背后:机构投资切换赛道


_原题是:红杉中国大手笔支持科学大奖背后: 机构投资切换赛道 , 加快布局硬科技赛道
在多位创投机构人士看来 , 众多创投机构积极捐赠科学研究事业背后 , 是创投行业的投资赛道正发生明显切换——相比前些年热衷投资2C端平台型互联网经济 , 近年创投资本正持续加大2B端产业互联网与硬科技企业的投资力 。。。
近日 , 红杉中国基金出资5亿元 , 捐赠中国首个由单一投资基金独家支持的国际性科学大奖——“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 。 此外 , 红杉中国基金还面向全球设立“数学与智能科学奖”和“医学与生命科学奖”两大奖项 , 上述两个奖项每年评选一次 , 奖励金额均为1000万元人民币 。
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指出 , 捐赠上述奖项既是兴趣所在 , 更是责任所系:一方面 , 对科技创新和科学精神的笃信已经深入红杉的企业文化 , 是红杉在过去十多年里帮助许多高科技企业成长的使命动力;另一方面 , 全球科技进步正以加速度前进 , 人类比任何时候都接近发现世界的自然规律和终极法则 , 红杉中国有责任、有义务加大对前沿科技和基础科学的支持力度 , 鼓励更多科研工作者共同致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越来越多的紧迫难题 , 在科学领域做更多“难而正确”的事情 。
值得注意的是 , 积极参与公益捐赠的创投机构近年日益增多 。 此前 , IDG资本与清华大学举行“IDG资本-清华脑科学发展基金捐赠仪式” 。 未来IDG资本将每年捐赠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 , 助力中国脑科学研究发展 。
在多位创投机构人士看来 , 众多创投机构积极捐赠科学研究事业背后 , 是创投行业的投资赛道正发生明显切换——相比前些年热衷投资2C端平台型互联网经济 , 近年创投资本正持续加大2B端产业互联网与硬科技企业的投资力度 。
“我们特别欢迎 , 尤其是科学家与科研教授基于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所发起的创业项目 。 ”一位创投机构负责人向采访人员指出 。 这背后 , 一是 , 国家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 , 令硬科技企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 二是 , 资本市场积极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发展 , 令创投机构看到新的投资获利前景 。
数据显示 , 当前逾90%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在IPO前获得创投资本的支持 , 累计股权融资规模接近1800亿元 。
“随着持续加码硬科技企业投资 , 我们的投资决策逻辑与项目评估体系也发生巨大的变化 。 ”他向采访人员直言 。 以往聚焦投资2C端平台型互联网经济时 , 他们更关注企业业务模式的可复制性与扩张性 , 如今他们在投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硬科技企业时 , 则聚焦他们的技术研发能力是否处于行业顶尖 , 能否比肩全球最先进的技术研发机构 , 能否创造巨大的产业迭代升级推动力 , 能否在未来技术不断创新过程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等 。
这位创投机构负责人还发现 , 随着硬科技企业投资数量越来越多 , 创投机构的投后增值服务也面临更多的考验 , 比如不少硬科技企业创始人由于科研出身 , 缺乏足够强的商业化能力 , 创投机构投后管理部门需要为企业寻找相应的商业化运营人才 , 为企业发展构筑更强的竞争力;再如众多硬科技企业创始人也需要不断学习如何从“科研者”蜕变成“企业家” , 需要投后管理部门积极组织投资企业交流会 , 通过企业家彼此分享企业管理心得 , 最大限度助力企业家自我成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