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害己——
干扰产业秩序 阻碍技术创新
美国政府无理打压别国高科技企业早已恶迹昭著 , 其中最典型的是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遭遇 。 2013年 , 美国以违反《反海外腐败法》为由逮捕该公司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 , 随后对他提起诉讼并对阿尔斯通公司处以7.72亿美元巨额罚款 。 在美方巨大压力下 , 该公司最终将其电力业务出售给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
王勇认为 ,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形成了全球供应链 , 各国产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了上下游分明的垂直分工体系 , 构成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 然而 , 美国沿着经济、科技问题政治化操弄的思路 , 企图重组全球供应链 , 搞自己团团伙伙的‘小圈子’ , 加强美国对关键技术的控制 , 企图建立一个去中国化、去俄罗斯化的供应链体系 , 实际上打乱了全球供应链的分工布局 , 对全球正常贸易往来、国际贸易秩序造成极大破坏 。
沈逸指出 , 美国动用国家力量为本土企业扫清竞争障碍 , 最多只能为美国产业升级换代、重振实体制造业争取临时性的时间窗口 。 但美国动辄挥舞大棒 , 把使用国家强权视为常态 , 最终将带来反作用 , 使本土企业产生惰性 , 降低美国产业升级换代的自主动力 。
“在美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上 , 他国企业随时面临‘定时炸弹’爆炸的风险 。 长此以往 , 国际社会必将加深对美国的不信任感 , 美国在国际体系中将被边缘化 。 当中国芯片自主制造能力取得实质性突破后 , 其他国家将倾向于和中国合作 , 避免与美国交易 。 ”沈逸说 。
“由于很多芯片企业同中国有较为密切的商业往来 , 通过索取这些企业的相关数据 , 有利于美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中国相关企业进行精准打击 。 但从长远看 , 这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半导体行业和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自立自强 。 ”徐秀军说 。
“美国将如何使用强索到的半导体行业数据 , 目前尚不清楚 。 但美国把中国视作竞争对手 , 必然会据此对中国经济产业的发展出手遏制 。 不过 , 这也将倒逼中国半导体产业和相关科技产业的发展 , 促使中国加大对关键技术的投入 , 突破‘卡脖子’的技术瓶颈 。 未来 , 中国的芯片技术发展将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机遇 。 ”王勇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