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的应用有多广】
文章图片
江苏卫视《2060》双人竞演舞台尘埃落定 , 组队大战高燃开启 , 节目收视率、网络热度、观众口碑持续走高 。 但仍有不少V-life的离开 , 让观众遗憾不已 , 这其中就包括“天气阿准” 。 节目中 , 她与制作人李奕扬的双向互动 , 感动了很多观众 。 节目播出之后 , 围绕“天气阿准”的话题#虚拟人的应用有多广#登上微博热搜 , 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 。
文章图片
其实 , 不仅是“天气阿准” , 近年来 ,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V-life从虚拟世界走进现实生活 , 并以其独特的视角、奇妙的脑洞带给受众不同的观感和体验 。
文章图片
比如 , 2018年 , 新华社运用最新人工智能技术 , 创造出了与真人主播拥有同样播报能力的分身“新小浩” , 在新闻领域开创了实时音频与AI真人形象合成的先河 。
文章图片
比如 , 专门面向航天主题与场景研发的地球首位数字航天员“小诤” , 她曾在载人航天工程、行星探测工程、探月工程等我国重大航天任务的“现场报道”中露脸 。
文章图片
再比如 , 清华大学的虚拟学生“华智冰” , 不仅与人类具有良好的交互能力 , 还会创作音乐、诗词和绘画 , 可谓才艺技能满分 , 深受大家喜爱 。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 , 虚拟人物的应用已经渗透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 他们可以是品牌代言人、博物馆讲解员、带货主播 , 也可以是客服、画家、脱口秀演员……他们有明确的称呼、性别、性格特征以及职业属性 , 被创作者注入了“像普通人一样存在”的理念 , 与现实世界“撞”了个满怀 。
文章图片
那么 , 为什么虚拟人物会越来越受到行业青睐呢?最重要的原因在于 , 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劳动力、节约人力成本 。 虚拟人物可以24小时随时待命 , 甚至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临危受命 。 以“天气阿准”为例 , 在《2060》中 , 她就主动请缨 , 希望未来能够代替采访人员 , 出现在气象灾害的现场报道中 。 “因为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 但如果‘阿准’代替他们去的话 , 他们就不会受伤 , ‘阿准’没有关系的 , ‘阿准’也不会受伤 。 ”
文章图片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虚拟形象的期待 , 已经从单一的真实形象输出转化为更多有意义、有内涵、有文化价值的表现 。 通过虚拟人物 , 制作人收获了一种内心的满足 , 更多的受众则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美好梦想 。
文章图片
还是“天气阿准” , 对制作人李奕扬来说 , 她不仅是工作伙伴 , 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 。 “我一直觉得对她特别抱歉 , 作为一个制作人 , 其实我是挺失格的 。 从她诞生到现在 , 没有领过一份盒饭 。 她是真的在为爱发电 。 以后 , 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 , 去帮她争取更多的盒饭 。 ”在《2060》的舞台上 , 李奕扬甚至希望“天气阿准”能够和众多知名主播一样 , 成为行业的代表人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